道.狹隘之道指道家、道教,廣義之道指寰宇、乾坤皆有道。
燃香,參禅悟道,香是舟,將有形變無形,離形去知達到忘身之境,身在此岸神游彼岸,香與禅定與物與時只是一種助道的工具而已。道存乎於宇宙間,游離於人世,以有形之軀,悟天地無形之法,世間之道。古人曰:道效法自然,天有陰晴,地生萬物,風有雷電,物生物滅,水低石高,生老病死,貧富寵辱皆離不開道,道是無形亦有形。
焚香讀書,物我兩忘,與書中人與事完全交融,超世離俗、感古之事、鑒今之情、觀有字之書、悟無字之鏡、貫天通地,上下幾千年都在意境中,入冰室如臨春,處三伏如沐秋,何等之意境。
香之道在於從香的外觀而知香產於何地?屬於何種類?生香於何時?處於何土壤?周圍何環境,知香何味,宜何時采拾,宜合何香、宜合何用、宜合何物、宜用何具?宜用多寡,成於山之高下,成香面朝陰朝陽,屬何湖海沼澤所蘊,香木何部位,是傷、病、鳥、蟲、蟻所為等。積水成海方稱“道”,大自然以術的形式延生,至道而成,此乃香之有形之“道”。
佛教中有香嚴童子,看見眾僧,焚燃沉水香,香氣入鼻、觀察香氣的來源,不是從木來,如從木中來,應該不燃應有香,也不是從火來,因世間的火沒有香氣,也不是從“空”中來,“空”是永恆的但香氣沒有,更不是從煙來,因為鼻子並沒有蒙煙,香氣既然去的時候無所至,來的時候無所從,此時身心皆無。根與塵亦消亡,也就成就了正果,虛妄離身,自性的妙香便出現了,這就是口、耳、鼻、眼、舌、意、身六根互對而互動,把有形化無形終得證悟,謂香之無形之道。
六根互動就是行於山下,一聲鐘響忽鼻下有香,眼現宙宇,舌根生津、耳追余聲、身在山下、意在空中忽又耳邊有香,眼觀鐘聲,舌感氣霧,鼻嗅廟宇,意定身游,超然脫世,這正是一根驅六根,六根合一根,每一根知賞性都是自性的顯現,參“只手聲”,聽有形香,覺性成一圓相,呈現不可思議的神變之妙。
六根無常自性不損,悟道之後,所見更多,不經鼻而知香,不經口而知味,不經耳而聽聲,不經眼而觀天下,此等深度可謂“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