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平文化旅游掠影
日期:2016/12/15 0:14:59   編輯:古代建築史
尋根炎帝 夢回高平
——高平文化旅游掠影
文化是一座城市的靈魂,是激發城市活力的源泉。山西省委書記王儒林在高平調研時,曾對高平文化旅游提出新的要求:“把文化旅游作為一張重要名片打出去,開發尋根炎帝精品線路”。為此,高平以“不畏艱辛、敢為人先、厚德載物、為民造福”的炎帝精神,立足高平深厚的炎帝文化積澱,努力培育文化旅游品牌,打造了高平五大重點旅游區域,書寫著高平文化旅游燦爛輝煌的新篇章!
尋根炎帝
一次尋根問祖的歷史穿越之旅
高平是炎帝故裡,是中國農耕文明和醫藥發明的發祥地。在以羊頭山為中心的區域內,現存有神農城、神農泉、神農井、神農廟、五谷畦等許多遺跡遺址,並存有炎帝陵、炎帝中廟、炎帝行宮、炎帝寢宮等一系列獨特的炎帝文化古建築群落。如今的“尋根炎帝”旅游區,已形成一個華夏始祖神農炎帝的出生地、安息地和五谷之源農耕文明的起源地、全球華人尋根祭祖聖地的炎帝文化旅游新格局。
1.炎帝陵
牌樓 攝影:王天剛
炎帝陵山門 攝影:王天剛
炎帝陵景區位於高平市神農鎮莊裡村南,炎帝陵建築群依據兩溝夾一崗的自然地貌布局,整個建築群依中軸線由南向北拾階而上,依次有山門、功德殿、始祖殿、炎帝大殿四進三重院落;中軸線兩側分別有鐘鼓亭、聚賢堂、關聖殿、頌德堂、醫藥堂、根源堂、溯源堂、百草殿、五谷殿、農耕堂、碑亭、碑廊等。古建築群均為木結構,采用晉東南傳統祭祀建築手法和宋式建築風格,以彰顯炎帝陵久遠的歷史風貌。炎帝陵景區的成功打造,將成為弘揚歷史文化、振奮民族精神、增強民族凝聚力和加強民族團結的重要橋梁。
始祖殿 攝影:王天剛
炎帝大殿 攝影:王天剛
2.炎帝中廟
炎帝中廟
炎帝中廟位於高平市神農鎮中廟村,是全國為數不多的祭祀炎帝的古廟之一,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屬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廟內最主要的建築是無梁殿,屬於元代遺構。面闊三間,進深四椽,單檐歇山頂,周檐施用粗大的額枋,柱為木質。殿內無梁架,只有柱枋、斗栱,獨具特色,這就是無梁殿得名的原因。
無梁殿 攝影:李強
3.炎帝行宮
炎帝行宮 攝影:畢文德
炎帝行宮位於神農鎮故關村,2007年被列為晉城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行宮坐北面南,占地535平方米,是供炎帝外出體察民情、行醫問病時居住的宮室。行宮正殿建於高1.5米的台基上,面闊三間,進深六椽,為懸山式屋頂。殿前的木雕圖案則是明清時期對行宮進行維修時留下的,做工精細、雕造逼真,堪稱國內雕刻之精品。
4.炎帝寢宮
炎帝寢宮 攝影:李強
炎帝寢宮位於神農鎮團西村炎帝廟內。團西炎帝廟,亦稱大廟,是一座坐北面南,進深三院的廟院,占地面積1524平方米。因該廟屬“前廟後寢”格局,也稱寢廟,這種格局盛興於西漢,但目前留存下來的已很少見。高平當地人稱炎帝寢廟為“炎帝寢宮”。
5.羊頭山
羊頭山,又稱首陽山,位於神農鎮西北部,是太行山之北150裡處的眾山最高處,海拔1297米,危峰秀拔,勢凌霄漢,與天為黨,獨具風姿。羊頭山因山巅有狀如羊頭的巨石而得名。羊頭山的羊頭石是炎帝部落羊圖騰崇拜的一種象征。人文始祖炎帝為民造福的足跡遍布天下,大江南北、海峽兩岸都有炎帝的遺跡遺存,但我們高平羊頭山是目前已知炎帝始祖遺跡遺存最早、最多、最密集、最豐富的地方。
鳥瞰羊頭山 攝影:趙素賓
北魏石窟---千佛碑 攝影:闫柏青
北魏石窟 攝影:武強
懷古長平
一片追思歷史緬懷和平的厚土
高平,古稱泫氏,舊謂長平。戰國晚期,在這片土地上,爆發了我國古代軍事史上規模最大、歷時最長、傷亡最為慘重的長平之戰。在這場戰役中,白起坑殺趙卒40萬,令人觸目驚心的殺谷,至今仍然浸透著蕭瑟的戰爭氣氛。利用高平境內遺存的屍骨坑等遺址,建設懷古長平旅游區,既有歷史意義,亦有現實意義。景區現有長平之戰紀念館、將士塔、長平之戰文化牆、通山步道、將軍嶺觀景台等景點。在這裡帶你們暢游長平,夢回戰國,踱步古戰道。鶴唳聽風聲,重登將軍嶺。策馬嘯西風,食白起之肉,歎千古冤魂。
將士塔 攝影:李強
1.長平之戰紀念館
長平之戰紀念館 攝影:李強
長平之戰紀念館位於高平永錄鄉永錄村,於2005年建成,占地面積1000平方米。出土的大量屍骨、刀幣、布幣等文物,為研究長平之戰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2.大糧山景區
大糧山景區
大糧山廉頗雕像 攝影:李強
大糧山景區位於七佛山國家森林公園南麓,景區范圍8.6平方公裡,是著名的長平之戰名將廉頗統帥趙軍、駐兵屯糧的地方。它的周圍,秦趙兩國遺跡星羅網布,秦壁趙壘依稀可尋。
3.定林寺
定林寺位於高平市米山鎮大糧山麓,現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裡山巒疊嶂,泉流潺潺,環境清幽。坐北朝南,四進院落。中軸線上有山門、雷音殿、三佛殿、七佛殿等主要建築。
千年古剎定林寺 攝影:王文明
定林寺夜色 攝影:李強
印象良戶
一幅活著的色彩缤紛的歷史畫卷
良戶全景
良戶村是第三批歷史文化名村,被譽為一座活著的太行古村落。良戶位於高平市原村鄉,距市區17公裡,總面積約3.773平方公裡。它完整地保留了歷史上的古街道、古堡寨、古民居、古驿站、古寺廟等,並有著全國唯一的明代商業一條街,建於明清兩代的商鋪和院落20多處,保存完好的明代兩層古院落更是多達三四十處。
良戶區位及交通
良戶山水環繞、負陰抱陽、四河匯水。村子以真武廟到觀音堂正街為中軸線,依山就勢分布有東街、西街、後街和太平街,形似鳳凰,是一座極具特色的古村落。它保留了自秦漢、宋元、明清等文化遺存。村民至今傳承著獨具特色的春秋祭祀、高平秧歌、上黨八音會、民間社火、古廟會、傳統手工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堪稱一幅中國北方太行古村落農耕商賈生活的“清明上河圖”。如今的良戶已經成為集觀、品、賞、吃、住、游、娛於一體的具有濃郁太行古村落建築特色的精品旅游景點。
1.玉虛觀
玉虛觀,位於良戶村中東南方,是良戶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一座古廟。南北長98米,東西寬35米,占地約3500平方米。金代為佛教建築,元代改為道教建築,現在的玉虛觀融儒釋道三家風格於一身,體現了不同時代不同的主流信仰,也展現了歷史長河中儒釋道三家的相互學習與融合,體現中華民族文化的多元化與包容性。
庭院深深 攝影:李東淳
2.侍郎府
侍郎府是蟠龍寨主體建築,是良戶村標志性建築之一。因田逢吉做過康熙年間的工部、兵部、戶部侍郎而得名。侍郎府為明清建築,是田逢吉的私邸,左右分別有東宅西宅和田氏祠堂,三個建築基本上呈品字形分布,坐北朝南,一進四院,田家世代為官,方正規整的結構,將儒家文化與等級分化表現得淋漓盡致,也表現了田氏族人的聰明才智。侍郎府最具看點的是門口巨大的麒麟鳳凰磚雕照壁,顯示出田家的榮華和為官的威嚴。
蟠龍寨 攝影:郭中海
侍郎府內景 攝影:李強
梨園飄香
一片踏青賞花體驗農耕的熱土
梨鄉 攝影:畢晉生
高平素有黃梨之鄉的雅稱,有上千年栽培梨樹的歷史。在片片梨園的懷抱中,國保單位伯方村仙翁廟、4A級景區丹朱嶺井下工業旅游點、風景秀麗的釜山水庫和別具一格的長平垂釣園如同顆顆珍珠點綴其中。“梨園飄香”旅游區春天梨花白皚皚,夏日梨花綠油油,秋來梨果黃燦燦,冬時梨葉紅彤彤。歡迎您到犁鄉踏青賞花,進鸠山探丹尋源,入神廟考究壁畫,登戲台演古唱今,下礦井穿越時空。
梨花 攝影:張旭勇
1.丹朱嶺旅游景區
丹朱嶺 攝影:趙素賓
丹朱嶺旅游景區位於寺莊鎮釜山村,全國工業旅游示范點,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景區集工業旅游、休閒娛樂、濱湖公園景觀於一體,成為功能多元的綜合性休閒旅游勝地。景區利用聲、光、電、數字三維立體科技手段,集中展示煤礦采、掘、機、運、通五大系統內涵,真實再現透水事故、瓦斯爆炸、冒頂等事故情景,使游客身臨其境地感受礦工的辛苦、違章的危險和生命的珍貴,從而提高人們的安全意識。
穿越時空隧道
乘坐井下觀光車
2.釜山水庫
釜山水庫,又稱“泫水湖”,是高平市民休閒、度假、垂釣的好去處。水庫建成於1960年,總庫容量200萬立方,設計灌溉面積1.5萬畝,水面面積0.3平方公裡。
3.仙翁廟
仙翁廟 攝影:李強
仙翁廟位於寺莊鎮伯方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占地面積約2122平方米,道教宮觀,布局宏大,規模宏偉。現存正殿為明代遺構,其余皆清代重建。仙翁廟正殿現存明代道教壁畫143平方米,其中繪有唐玄宗泰山封禅圖,是國內現存唯一反映皇帝封禅內容的壁畫,具有較高藝術價值。
仙翁廟長廊 攝影:武強
仙翁廟內張果老殿塑像及壁畫
“千年古剎”
一片訪道問禅、陶冶身心的淨土
捨利山下,三處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如同三顆璀璨的明珠。開化寺建築集歷代之大成,宋代寺觀壁畫精美絕倫,是尋禅淨心、研究建築藝術的好去處;始建於元代的姬氏民居厚重滄桑,閱盡500余年風風雨雨依然肅立,仿佛凝固了歷史;道教聖地清夢觀綠樹環繞、清幽怡人,連名字都仿佛比佛教寺院多了些許的仙氣。這一佛一俗一道,讓人流連駐足,思慮人生。
開化寺 攝影:畢文德
1.開化寺
開化寺位於高平市陳區鎮西北捨利山腰,後唐同光年間創建,初名清涼寺,宋改名為開化禅林,今名開化寺。寺院坐北面南,兩進院落,建有大悲閣、大雄寶殿、東西配殿、維摩淨室、講肆堂、禅堂、偏院等。大雄寶殿三間見方,其建築、彩繪、壁畫,堪稱宋代三絕。殿內壁畫面積達88.2平方米,是全國現存面積最大的宋代寺觀壁畫。整幅壁畫充分展示了宋代社會的風貌以及宮廷貴族、官吏學士、僧侶道徒、耕織漁牧、商船航運乃至盜賊惡徒等世俗生活,是我國壁畫藝術中的上乘之作。
開化寺壁畫 攝影:武強
2.姬氏民居
姬氏民居位於陳區鎮中莊村。坐北面南,占地面積約90平方米。據門枕石題記,創建於元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是全國現存最早的民居。該民居對研究元代民居有較高參考價值,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3.清夢觀
清夢觀位於陳區鎮鐵爐村,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清夢觀由道人姬志真於元中統二年(1261年)創建,坐北面南,兩進四合院,東西寬35米,南北長68米,占地面積2380平方米。中軸線上有:山門、中殿、拜亭、正殿,左右建鐘鼓樓、配殿、廂房、耳殿。主體建築中殿,又名三清殿,殿內四壁滿繪壁畫,內容為道教故事。
清夢觀 攝影:畢文德
4.養心湖
養心湖,以郁郁蔥蔥的捨利山為屏障,以波光粼粼的湖面為畫布,以璀璨奪目的開化寺為點綴,形成了山、水、廟相互呼應的自然景觀。水面面積20萬平方米,水庫庫容305萬立方米,是全市人民領略自然山水、生態農業,體驗休閒、垂釣、水上娛樂的好去處。
湖畔歡歌 攝影:趙晉雲
5.鐵爐貢梨
鐵爐貢梨始於隋唐,盛於明清,作為上黨特產多次進貢朝廷,故名鐵爐貢梨。鐵爐貢梨色澤金黃、皮薄渣細、酸甜可口,韻味悠長,含糖量適中,是高平黃梨的頂級代表。特別是鐵爐貢梨經傳統工藝熬制的梨膏,對肺熱上火、煩渴失音、口舌生瘡、解酒止咳等有特殊療效。
印象高平出品,
部分照片由景點和鄉鎮提供,
作者不詳沒有署名敬請諒解!
(來源:微信號印象高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