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古代建築精華之霧鎖崇安
日期:2016/12/14 18:44:05   編輯:古代建築史 “崇安寺雄踞縣城西北隅的臥龍崗上,建造恢弘,居高臨下,大有虎踞龍盤,俯瞰全城之勢。”在有關陵川崇安寺的文字資料中,此寥寥數語最為傳神,出現頻率也最多。“南北朝時,石勒建都於邯鄲,史稱後趙,陵川屬後趙管轄。石勒死後,建有多處疑冢,縣城西北隅山臥龍崗上,即有石勒冢一處。後又在此興建寺院,即現在的崇安寺。”《陵川縣志》上言之鑿鑿的記載和民間的各種奇特說法,更讓這座歷史悠久的寺廟,罩上了重重迷霧。
臥龍崗,獨特的地名不禁讓人想到“真龍天子”。崇安寺難道真是這個從奴隸起家的皇帝的最終歸宿之地?
一座樓閣當山門
沿橫貫陵川縣城的梅園街向東行駛,來到古陵路交叉口向北望去,巍峨的高台之上,一座建造恢弘的古寺院居高臨下,靜靜俯瞰著腳下的陵川城。
陵川現存文物眾多,僅國保級文物就有14處,宋金元時期的古建築尤多。2006年,崇安寺被國務院公布為第六批國保單位。在當地,崇安寺有“十大寺院之首”一說,鼎盛時大小院落達十三院之多,為古澤州境內規模最大的閣樓式寺院。但時至今日,僅存原寺院的幾個主要院落。
即便如此,崇安寺在當地絕對算得上巍峨挺拔、氣勢恢弘,數年前,一個以宋代楊家將為題材的電視劇組被吸引而來。在那部電視劇中,崇安寺的古陵樓變成宋代皇宮,也不知這個攝制組是否考證過,古陵樓板瓦鋪制、琉璃剪邊,其實是一座地道的明代建築。
需由古陵樓才能進入寺內。一般寺廟,首先要進的是山門,而崇安寺的山門,卻是座三層的樓閣式建築“古陵樓”,極為壯觀奇特。之所以叫“古陵樓”,有人考證,就是因石勒陵墓在此而得名,此說並無定論,但當地人對此卻深信不疑。
“這是一對宋代石獅。”古陵樓青石門框下,一對造型可愛的斷臂石獅蹲坐兩端對視,憨態可掬。經工作人員指點,在門框的右頂端上,記者看到了內容為“嘉佑辛丑六月三日澤州陵川縣”的刻字。據介紹,用青石作門框,在國內寺院中較為少見,保存至今的宋代青石門框更是罕見。
工作人員介紹,經歷代重修和增建,崇安寺已失去原貌,從現結構來看,多為明代改建,也保留了一些宋、金時期遺構。陵川人提起崇安寺,有“三宋”之說:除宋代青石門框外,還有宋代石碑、宋代鐵鐘。據說,古陵樓上原有唐宋時的千手佛及孔子、老子等“三教合一”泥塑,現已不存。
推薦閱讀:
文運昌盛的文昌巷
杭州西興古鎮
貴州軍事古堡 海龍囤
海口瓊山牌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