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洪聖殿 潮連人的根之所在

洪聖殿 潮連人的根之所在

日期:2016/12/14 18:44:04      編輯:古代建築史

洪聖龍王端坐在銮輿之上,慈祥地望著眾生

洪聖龍王端坐在銮輿之上,慈祥地望著眾生

盛大的出巡隊伍

盛大的出巡隊伍

    江門香火最盛的寺廟是哪一間?或許你會說是白水帶的龍母廟,或許你會說是圭峰山的玉台寺,甚至你會說是新會雙水的關帝廟,而潮連人一定說是他們的洪聖殿。無論男女老少,潮連人——特別是沿海的漁民——對洪聖龍王都有一種難以言語的特殊感情。

    潮連洪聖殿俗稱大王廟,始建於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年),位於潮連富岡山麓,面臨西江,建築風格獨特,1998年這裡成為江門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1984年擴建以來,洪聖殿與慈母亭、四眼井、、觀音殿、六祖廟、孔子堂義學、區岳伯大宗祠、蔽天古榕、潮門古渡融為一體,成為洪聖公園的一部分。這裡雖幾經風霜卻依然氣勢磅礴,甚至有學者認為這裡是潮連人的根之所在……

    感念神靈請神回鄉

    7月11日下午5點,記者來到洪聖公園想一睹傳聞中洪聖龍王的風采。由於將近閉園,洪聖公園內人跡稀少,但仍有屢屢青煙袅袅升起。記者走進園內,穿過許願樹,來到洪聖殿前。映入眼簾的是洪聖殿正門上的一副“四溟首位,百谷朝宗”的對聯。

    記者隨前來朝拜的香客走進洪聖殿。讓人意外的是,洪聖龍王並不像其他寺廟裡的神像一樣高大魁梧,高高在上,居高臨下,而是如真人一般大小,端莊地坐在銮輿之上,慈祥地望著眾生。“中間的就是洪聖龍王,我們左手邊的是清代廣東巡撫王來任的塑像,右手邊的是天後娘娘的神像”,洪聖殿內的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洪聖殿在江門地區是香火最鼎盛的了,每逢農歷2月‘龍王誕’時,就會有很多人來拜神。”

    而這位深得人心的洪聖龍王有何來歷呢?據《潮連鄉志》所載,現在的洪聖殿由原來的天後廟改建而成。明萬歷十三年間,任安徽蒙城知縣的潮連北廂人盧鷘,曾為母病向龍王祈福,其母病愈後,深感龍王神靈,於是其任滿離職時,請神回鄉祀奉,並修建了洪聖殿。

    神靈傳說印證團結

    “我們潮連人對洪聖龍王有著很深厚的感情,我們一直都拜他,從很久以前就流傳下來很多關於洪聖龍王的故事”,陳長新是洪聖公園辦公室主任,從1997年一直工作至今。他告訴記者:“有一句話叫做‘不怕潮連人,最怕潮連神’,說的就是洪聖龍王有多靈。”

    據說,清嘉慶九至十五年間,海盜猖狂,匪首張保仔對潮連早有劫掠之心,但聞潮連龍王神靈,故此化裝求卜。進入殿內,張保仔覺得精神恍惚,他突見神像起身,揮手怒斥。張保仔乘船慌張逃遁,至海中突然雲霞滿布,忽現兵船橫排江上。張保仔一路逃至順德境內,驚魂初定的他說:“不怕潮連人,最怕潮連神”。

    而傳說中“洪聖龍王巡堤記”的故事,則記述了龍王幫助潮連人抗洪救災的傳說。清鹹豐六年(1856)六月,西江上游洪峰洶湧而下,水漲丈余,潮連海面汪洋一片,很多堤圍漫頂,搶救的人擔泥築高堤面,忙個不停,對岸荷塘崩堤鑼聲不斷傳來,潮連民工看到這種情形,驚恐萬分,但所幸沒有崩圍。

    洪峰過後,荷塘救堤民眾說,親眼看到潮連堤圍上救圍人群猶如千軍萬馬,冒雨築堤,有個坐著銮輿、撐著羅傘、穿著紅衣的人不停指揮。群眾料想,必是洪聖龍王顯靈,使潮連百姓免除一場災難。

    傳說畢竟是傳說,但這些傳說,從另一側面講述了潮連人團結一致,齊心對外,就能成功的轶事。“我們覺得洪聖龍王靈驗,是因為這裡是一個風水寶地,洪聖殿背靠富岡山,面朝西江,風景很好,不論是本地村民還是外地人都很信他”,園內工作人員盧麗荷告訴記者。

推薦閱讀:

文運昌盛的文昌巷

杭州西興古鎮

貴州軍事古堡 海龍囤

海口瓊山牌坊

洪聖龍王神像巡游期間,群眾通過舞龍祈福

洪聖龍王神像巡游期間,群眾通過舞龍祈福

洪聖龍王神像巡游期間,群眾通過舞龍祈福

洪聖龍王神像巡游期間,群眾通過舞龍祈福

    龍王出巡風調雨順

    “我10歲的時候,參加過洪聖龍王出巡,做過陪拜,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盧邊村村民盧國超,今年74歲,他回憶當年出巡的情境說道。“過去每年農歷二月都舉行龍王出巡,附近的親戚都會來潮連觀看,省港澳能夠回來的鄉親都會回來,很熱鬧的。”

    "出巡一般都是4天4夜,從洪聖殿裡請出龍王,由小樂隊、文武班、後擁隊和八音隊等組成出巡隊伍,武班走前,接著是文班,銮輿班抬著龍王像,後擁仔隨後,每走到一村都在祠堂裡拜祭",盧國超介紹說:"一般先從富岡五圖開始,然後抬著龍王像走遍全潮連,有時姓氏祠堂擺’迓聖’,有些大村還有演戲的,只要看到洪聖龍王來就要演拜壽戲。"

    據了解,建國後,由於歷史的原因,洪聖龍王出巡一度中斷,直到1993年方恢復。恢復之後,最大型的一次洪聖龍王出巡是在2011年舉行的,雖然自1993年以來,每年都有慶祝龍王誕的活動,但是洪聖龍王走出洪聖公園的僅3次。在公園內舉行的廟會及其他活動有13次,"我們潮連人很重視’龍王誕’和龍王出巡,因為我們覺得只要洪聖龍王來到哪個村子,哪個村子就能風調雨順,所以,我們希望這種傳統能夠一直保持下去",陳長新說。

    現如今,不僅在潮連島內的居民感念洪聖龍王神靈,走向世界各地的潮連人仍不忘供奉洪聖龍王。“龍王誕”時遠赴外地的鄉人返鄉,設置在香港潮連同鄉會裡的洪聖神壇……無一不在說明著:洪聖龍王已經成為遠走他鄉的潮連人的“根”。

    出巡隆重儀式規整

    正是因為潮連人對洪聖龍王的特殊感情,2011年農歷二月那次盛大的洪聖龍王出巡,讓潮連人為之稱贊。記者自潮連街道辦的馬如愛女士處,看到了洪聖龍王出巡儀式的一些資料。

    潮連農歷二月舉行洪聖龍王神像巡游,巡游的地點分別到潮連各地。巡游的日期,先向神“問杯”(一種占卜儀式),每年的正月二十日為問杯的日期,選擇巡游的時間從二月二十六日起至本月月底止。如未答應,即周而復始進行問杯直至神應允。潮連每年農歷二月十三日為洪聖“龍王誕”,一向以來都有演戲,待誕後才進行巡游這件事。巡游時間是四至五天,巡游所到的村和各姓的日期先後,問卜而定。

    每年巡游之前,一定為神像修顏容一次,當時修顏容的人來自佛山。巡游定了時間後,各村和各姓必須清潔街道,擺“迓聖”的地方,一定貼上對聯,各家各戶的門前,亦貼上聯語,聯語必須與巡游有相關的聯語內容。凡各村閘門及神所經過的路口,除了貼上對聯外,還要寫上“恭迎聖駕”的字樣。此時,全潮連氣象一新,人潮來往看出巡絡繹不絕,熱鬧非常,好似過第二次新年。

    而一幅《洪聖龍王出巡圖》,描述了出巡儀式之隆重。其中,銮輿、鐘、鼓、鑼為出巡物品,供洪聖龍王出巡之用。武班、文班、後擁隊等所著服飾、手持物品等,皆有規定。祭品多用燒豬,另有瓜果等陳列。這足以見潮連洪聖龍王出巡儀式之正規、嚴謹。

    學者說:洪聖殿是潮連人根之所在

    潮連洪聖龍王出巡,除了受到當地村民的重視以外,還引起國內外學者的關注。“我們從洪聖公園裡的碑文上看到,以前的人在清朝的時候就有很多關於洪聖龍王的活動,所以我們香港以及其他地方的學者對它都很有興趣”,香港中文大學研究助理黎燕芬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洪聖龍王出巡和其的精神,對潮連當地和整個社會的發展有重要的影響,對研究歷史的變化有著很特殊的意義。”黎燕芬認為,潮連人對洪聖龍王是很崇敬的,對家鄉的情特別深,“在香港也有洪聖廟,潮連人也在同鄉會裡把洪聖神壇放在裡面,無法回鄉的時候,他們也非常掛念這個神,可以說洪聖殿是潮連人的根之所在。”

    中山大學歷史系教授劉志偉認為,潮連洪聖龍王出巡比較有名,是因為其規模比較大,“老百姓之所以信任這個神,是因為他們內心覺得這個神比較靈驗”。他還說:“村民將希望寄托於洪聖龍王身上的同時,也凝聚了全村人的力量,有助於團結,使得不同的鄉村存在一個共同感,形成一個團結的社區。”

推薦閱讀:

文運昌盛的文昌巷

杭州西興古鎮

貴州軍事古堡 海龍囤

海口瓊山牌坊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