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古代驿道和棧道概況(一)驿道

古代驿道和棧道概況(一)驿道

日期:2016/12/16 20:08:11      編輯:古代建築史


四川青城山後山的龍隱峽棧道,龍隱峽棧道為古代入金川驿道之必經險道,古時為木樁穿巖鋪板,現為鋼筋混凝土仿木重建,整個棧道全長約600米長。


據歷史文獻記載,商、周的王畿內已有“通於四方”、“其直如矢”的交通干道。它們應是驿道郵路的雛形。全國統一的驿路網始建於秦漢時期,歷代逐步完善。秦代的馳道和直到是驿道的特殊形式。馳道是皇帝的專用御道。一般官員和使節只能在旁道上行走,不能進入中央三丈。《漢書.賈山傳》載秦“為馳道於天下……道廣五十步,三丈而樹,厚築其外,隱以金椎,樹以青松”。馳道在漢代元始元年(元年)以後歸入驿道的系統之中,其建築形制對後來的驿道郵路有明顯的影響。直道是秦代專門修建的用於運兵布防的交通干道。它以鹹陽為起點,向北方臨近匈奴活動的區域延伸,後來亦歸入漢代的驿道網內。中國古代的驿道郵路一般較寬闊,兩旁植樹,用以標裡程、避開烈日。驿道沿途設置驿站,派有驿夫,配備驿馬。官方的使節驿吏可以再驿站食宿、換馬,將政令傳向遠方。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