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五夫鎮朱熹故裡
日期:2016/12/14 18:43:57   編輯:古代建築史興賢書院
五夫鎮位於武夷山市東南部,這裡不僅是“白蓮之鄉”,還有“鄒魯淵源”之稱,是理學宗師朱熹的故鄉,朱子理學的形成地,朱熹在此從師就學長達40余年,留下了興賢書院、朱子巷、紫陽樓等歷史遺跡。
朱熹曾在興賢書院講學授徒。之所以名為“興賢”,民間傳說有“興賢育秀”,繼往開來之意。現今在書院內可欣賞到仿朱熹筆體而寫的“繼往開來”等堂匾和各式楹聯。
朱子巷是五夫中和坊與儒林坊的交界線,巷子路面全用鵝卵石鋪成,巷多曲折,兩側皆是古屋高牆,步入其中,耳邊仿佛回蕩起朱熹求學的足音。朱熹定居五夫鎮近50年,每次外出都要經過這條小巷。
朱熹當年在五夫種植的樟樹
紫陽樓位於屏山腳下,潭溪之畔,周圍古樹參天,修竹成林,屋前是半畝方塘紫陽樓,屋後是青翠竹林。傳說,朱熹的那首《觀書有感》就是因朱熹在塘邊苦讀時,觸動靈感,信手寫就的:“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雲影共徘徊。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紫陽樓構築風格莊重典雅,一楹兩進,前進為朱熹書齋及寢室,朱熹為不忘父老,以父號取名,將寢室命名“韋齋”,將書房命名為“晦堂”。中堂懸匾曰:紫陽書堂。表示不忘其祖籍徽洲婺源的紫陽之意。
朱子故居
紫陽樓的構築格式莊重典雅,青磚素瓦,一楹兩進。前進為朱熹書齋及寢室,朱熹為不忘父志,將寢室命名“韋齋”,是以父號取名,將書房命名“晦堂”。中堂懸匾曰“紫陽書室”,亦是表示不忘故土,將其祖籍徽州婺源(今屬江西)的紫陽山為居室之稱。這匾還是朱熹老師劉子翚的親筆所書。朱熹親自撰寫了《名堂室記》,以示“不敢忘先君之志”。
朱熹畫像
走進紫陽樓,感受濃濃的文化氣息。仿佛朱子捋須撩衫穿過歷史的時空向我們走來,發出誰解我心的提問。這樣的文化氛圍,恐怕走遍全國也是不多見的吧。
推薦閱讀:
蕪湖古城曲徑深處古韻濃
衢州姜塢古村
山東即墨雄崖所古城
南京毗盧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