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120個小人再現廟會風俗

120個小人再現廟會風俗

日期:2016/12/14 9:57:42      編輯:古代建築史

■朱老伯笑呵呵地捧著精心制作的人偶作品

 

■蚌殼仙女的服飾最精細

 

■當年,黑面巡官楊王爺在古鎮出巡時,轎前會有一只黑羊同行

 

■年輕人對“出會”的場面感到十分好奇

 

  楊建正 攝影報道

  寶山的古鎮羅店自古就有“金羅店”之稱。除了眾所周知的“羅店龍船”已被列入國家級“非遺”名錄外,另一些具有傳統特色的民俗文化項目也正在挖掘之中。近日,羅店扎燈藝人朱玲寶精心制作的一組古鎮廟會人物已基本完成,120多個人物形態各異,栩栩如生,再現了明代古鎮廟會的市井風情,讓觀者驚歎不已。

  古時羅店鎮每逢農歷七月卅,都要舉辦楊王廟“出巡”(行街)廟會活動,老百姓稱之為“出會”。“出會”隊伍眾多,聚集了不少民間文藝團隊前來表演,演出的曲目有以吹奏樂器為主的《馬鼓手》、以敲擊扁鼓為主的《三班鼓手》(又稱八仙隊鼓)、吹拉彈擊的《江南絲竹》(俗稱清客),還有《拳拜香》《蕩湖船》《蚌殼精》等民間舞蹈,另有當地百姓自發參加的《撐香》《提爐托香》等表演項目。

  行街的隊伍穿行古鎮,浩浩蕩蕩,盛況空前。這一天,羅店鎮萬人空巷,四鄉百姓擁上街頭,爭相觀看,商界也乘此搭台大做生意,熱鬧非凡。

  朱老伯這幾年陸續尋訪當地一些老人,記錄了“出會”時民間藝人演出的內容、人數及隊伍排列的依次順序,他還請人畫出了“出會”的陣容圖,通過近三年的時間,把圖中的人物、服飾、道具等按六比一的比例,制作了這一“人偶陣”,其中人物120多個,馬11匹,再現了當年“出會”時的熱鬧場景。

  這組廟會人物有望於今年端午節前後在羅店老街上亮相,使人們能更加直觀生動地了解古鎮的歷史和習俗。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