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曲靖會澤縣娜姑鎮

曲靖會澤縣娜姑鎮

日期:2016/12/14 18:49:52      編輯:古代建築史

    1.娜姑京運古道 

曲靖會澤縣娜姑鎮

    娜姑鎮

    從會澤縣城西北行,有一條經娜姑、雲峰、蒙姑(今巧家縣蒙姑鎮)渡金沙江,再經四川會理、會東、西昌而達成都的“通省大道”,是雲南昆明與四川成都之間的一條捷徑。自雲峰至蒙姑,全是高山險峻的路段,時有馬匹滾傷摔死,被馬幫馱運業視為畏途。更為險峻的是一段在懸崖峭壁間鑿成的約1公裡長的隧道,這條隧道內寬1.5米,高兩米余,全在懸崖中穿行,整個工程全以人力和原始的錘鑿進行,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劈山開路的勇氣和艱苦精神。這段隧道的開通,為雲南與四川之間的交往提供了較好的交通條件。

    2.銅運古道

    現存完好的銅運古道有兩條:一為蒙姑坡銅運古道,位於娜姑鎮西25千米的鹽水河大峽谷內,全長10千米,隨山勢盤旋而上,沿隧道開鑿有窗洞,借以照明,此洞稱之為“飛雲洞”;二為雲峰銅運古道,位於娜姑鎮西北部,距縣城約30千米,該道開壁於明清以前,系滇川古代交往的又一條重要交通道路。現僅存娜姑鎮大閘至雲峰,長350余米,寬僅2米的一段。此道用不規則紅沙塊石鋪成,上坡及彎道之處,均鋪砌成台階,路面石塊上馬蹄痕累累,其歷史之久可見一斑。

推薦閱讀:

西周 獸面紋貫耳壺

太原西銘廣仁寺發現珍貴經幢

故宮藏歷代書畫展即將開展

荊州草市魚塘驚現西漢古墓


    3.天南銅都——娜姑 

曲靖會澤縣娜姑鎮

    娜姑古鎮全景

    銅是地處烏蒙腹地的娜姑的生命,因銅而生,隨銅而逝。銅本身就是財富,中國幾千年的貨幣就是一串串的銅錢,為了鑄錢的需要,雲南東川府的銅人背馬馱,萬裡迢迢運往京城,從小江河谷中開采出來的銅京運第一站就是娜姑。

    明清時,東川府產銅占全國一半以上,每年額定600萬斤,運交京師專供鑄幣,京運之銅先集中於娜姑,然後再轉運昭通、四川泸州,經水路進京。東川府的銅成為大清帝國重要的經濟支柱,小小的娜姑也成了中國版圖上的經濟重鎮。

    利之所在,趨之若鹜。現在的娜姑鎮是配合以禮河電站新建的,真正的古鎮在偏僻的白霧村。當年的娜姑是熱鬧非凡,客棧、酒樓、妓院、賭館,文官武將、富商大賈、販夫走卒、礦工匠人不絕於道。各省前來押運、采購銅的官員、商人常駐於此,建起了會館、廟宇,接待著本省同鄉,供奉著本省神祗,就連洋人也跑來修教堂,傳福音。一座烏蒙山中的無名小鎮,一座因銅而榮的經濟重鎮,就這樣繁盛一時。

    “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銅業的衰落,交通的改變,娜姑再次回復了山區小鎮的寧靜,華麗而闊大的會館人去物非,或變成了學校、農家,或空空蕩蕩。歷史的潮頭在洶湧澎湃之後,消失得無影無蹤,平寂得無聲無息。

推薦閱讀:

西周 獸面紋貫耳壺

太原西銘廣仁寺發現珍貴經幢

故宮藏歷代書畫展即將開展

荊州草市魚塘驚現西漢古墓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