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桂花鎮神秘巨石 守護千年古鎮

桂花鎮神秘巨石 守護千年古鎮

日期:2016/12/16 17:53:17      編輯:古代建築



這些神秘巨石在桂花鎮留下了很多美麗的傳說

  桂花鎮六塊奇特巨石蘊藏著一個未解謎團

  神秘巨石 守護千年古鎮

  提起桂花鎮,人們總會想起它千年古鎮悠久的歷史文化。而在當地,還有一個鮮為人知的現象:六塊形狀奇特的巨石分列在桂花轄區內,有的像方形的印章,有的像跳躍的蛤蟆……它們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點綴著美麗的大好河山。

  讓人不解的是,因為地理條件的特殊,江邊有巨石巍然屹立固然不足為奇,可是六塊石頭分布在桂花鎮不同的地方,宛如一個放大的“石陣”。直到現在,這些石頭似乎還蘊藏著一個未解的謎團,等著人們去探索。

  造型奇特

  六巨石成當地一景

  在桂花鎮采訪時,當地的干部向記者推薦去看看分布在各處的巨石。在桂圓橋村支部書記姜巧林的帶領下,記者逐一領略了這些石頭的豐姿,並為它的奇特造型感歎。這些石頭有的像一塊方形的頭巾,被稱為方巾石,有的像一床平順的被子,被稱為鋪蓋石,有的像一個圓形的磨盤,被稱為磨盤石,還有的像一只躍躍欲試的蛤蟆,則被稱為蛤蟆石……六塊巨石造型奇特,成為當地一道獨特的自然景觀。

  桂花鎮一直流傳著幾條古老的歇後語:方巾石——戴不得,鋪蓋石——蓋不得,令牌石——執不得,蛤蟆石——跳不得,門檻石——過不得,磨盤石——推不得。姜巧林對記者說,這些歇後語形象地描述了巨石的特征,同時也表明它們的體積和重量。以方巾石為例,整塊石頭看上去就像一個重型卡車大小的長方體,而它與鋪蓋石相比卻又小得多。

  來歷成謎

  當地人疑為“飛來石”

  六塊巨石因造型奇特而得名,可是提到這些石頭的來歷,就連當地見識淵博的老者也難以說清楚。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除了方巾石和鋪蓋石橫臥在江邊以外,其它四塊石頭或立於田間地頭,或橫亘於村口山頭,不像是隨意地散落,倒像是刻意地擺放。而讓人不解的是,石頭的附近沒有大型的石場。古人要整體開采、搬運如此巨大的石頭,的確令人匪夷所思。至於江邊的方巾石、鋪蓋石,人們有理由相信它們是在一次前所未有的巨大洪水中被水流沖下,可是如此龐大的體積,要有多大的沖擊力,才能撼動這兩塊巨石?

  無論何種猜測,似乎都不能給巨石的出處一個最好的解釋,於是當地人相信這些石頭是“飛來石”。方巾石位於桂圓橋村,支書姜巧林對它了如指掌,他告訴記者,這塊石頭堅硬無比,雖然經過長年的江水沖刷,巨石的稜角依舊明晰。另外,石匠們用最堅硬的鑿子,也不能輕易地將石頭鑿開,“我們這裡的石頭哪有這樣堅硬。”

  守護平安

  巨石更增神秘色彩

  除了外形奇特之外,部分巨石還發揮了巨大的作用。姜巧林告訴記者,千百年來,涪江洪水時常威脅到兩岸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桂花鎮緊挨著涪江,卻能夠在無數次水災面前安然無恙,這其中的奧秘也與江邊兩塊巨石頭——方巾石、鋪蓋石,有很大的關系。兩塊巨石緊挨著坐落在桂花鎮上游百余米的地方,方巾石體積雖小可是高度更高,位置靠前。而鋪蓋石雖然體積更大,卻倒臥在水中,緊緊地抵在方巾石的“身後”。水勢的方向原本對著桂花鎮,由於這兩塊巨石的存在,水勢的方向也得到了改變,巨大的沖擊力被化解。“如果沒有這兩塊石頭,只要稍微一發大水,桂花鎮肯定會被水沖。”姜巧林說。

  桂花鎮的居民都很清楚,方巾石和鋪蓋石實際上就是小鎮的“平安石”。可是,這兩塊石頭到底是古人智慧與勤勞的產物,還是大自然的“妙手偶得”,誰也無法說清楚。由於兩塊石頭的特殊意義,當地人也極力保護它們。姜巧林告訴記者,以前曾因為要取石材,一些人竟然想炸掉方巾石與鋪蓋石,遭到了全鎮居民的強烈反對,平安石得以保存。

  (記者 王鵬達 周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