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山古村落奏響“美麗”新樂章
日期:2016/12/13 20:12:45   編輯:古建築紀錄衢州12月15日訊 (通訊員 鄭積亮 余靜轲) “輕輕的在風中翻轉,香香的在碗中盤旋……”12月12日,我們一踏進江山市大陳鄉大陳村徐合仙家裡,就看到她一邊刷洗衣服,一邊哼著村歌《媽媽的那碗大陳面》。“是來參觀的吧?”74歲的徐合仙說,“我這宅子有300多年歷史了,你看堂屋板頂上還有3個燕窩,明年燕子肯定又回來……”
老屋雕梁畫棟,有著獨特的恬靜與安詳,庭前的菊花、雞冠花、串串紅等花卉悄然綻放。
“古村是祖宗留給我們的財富,是發展的根基。”村黨支部書記汪衍君相告,該村歷經600多年,保存著110多處徽派風格為主的古建築。在保護歷史遺跡、文化遺存的基礎上,著力美化環境,唱響“村歌”,做大“大陳面”等產業,培育歷史文化與現代文明有機結合的“美麗大陳”。如今,村集體經濟年收入近百萬元,農民年人均純收入11000元以上。江山境內有清漾毛氏文化村、三卿口古瓷村、廿八都古鎮等歷史文化村落,古棧道、古宗祠、名人故居等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11處,其中國家級一處、省級14處,列入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國家級2個、省級10個。近年來,該市累計投入3億多元,深入保護和挖掘古建築村落、自然生態村落、民俗風情村落,突出“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韻”主題,奏響美麗鄉村建設的新樂章。
江山市立足“美在古村”,高起點規劃,永續化管理,以原真性保護確保原生態留存。編制了《江山市特色文化村發展與保護規劃(2009—2020)》,明確全市30多個歷史文化村的發展定位、主攻方向、重要措施等,並聘請高資質單位對每個歷史文化村進行規劃設計。
“一個古村落就是一段傳奇故事。我們通過保障世居群體完整性,讓他們‘住在古村’,確保村風民俗、非遺等源文化得到很好的傳承。”江山市農辦主任姜善根說。在廿八都古鎮保護開發過程中,搬遷戶不到原住房人口的10%,實現13種方言、142種姓氏自然延續。
這個市還著力將古村落的“文化基因”轉化為發展優勢,保障村民“住得下、富得起”。按照“歷史文化村點定到哪裡,項目資金和配套服務就跟到哪裡”的要求,整體推進農村住房改造、中心村培育等工作,今年就新增歷史文化村落保護利用各類專項資金6480余萬元。規范提升古村落休閒旅游,並通過舉辦“毛氏文化節”、“中國丹霞風光攝影大賽”、“中國古鎮文化論壇”等品牌節會活動,不斷擴大區域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