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建築紀錄 >> 沉香閣

沉香閣

日期:2016/12/14 17:37:19      編輯:古建築紀錄


    沉香閣,又名慈雲禅院,坐落在沉香閣路29號。它和玉佛寺、龍華寺、靜安寺、圓明講堂等五所上海的佛教寺院於1983年4月同時被國務院列入全國142所漢族地區重點寺院。沉香閣始建於明萬歷年間,重建於嘉慶二十年(1815年),改名為慈雲寺,但民間仍稱它為沉香閣。整個寺院頗具規模,前有彌勒殿,山門石坊;中有大雄寶殿、沉香佛殿,還有造鶴軒、前殿禅堂及左右廂樓。閣的建築形式莊重典雅,在整座寺中顯得非常突出。閣在清代為邑城官員祈晴禱雨之處,上海在未建萬壽宮前,皇帝皇太後生日也在這裡朝賀。因而香火旺盛,譽滿上海城。

    在沉香閣的中軸線上,第一個建築點是修復的明代石牌樓,它飛檐斗拱,氣宇旬昂,著名書法家沙孟海先生題寫的匾額“沉香閣”懸掛在牌坊的檐下正中。

    第二進是天王殿,其中的天冠彌勒、韋馱和四大天王像全部新塑裝金。佛教中認為,四大天王,能護佛護法國土護眾生,能保佑一方百姓五谷豐登、六畜興旺、年年“風調雨順”。

    第三進是大雄寶殿,正中須彌座上端坐盧捨那佛,文殊、普賢、大梵天、帝釋天分列兩旁,頂上是精工雕刻的藻井。整個大雄寶殿頂上,有348尊貼金小佛像圍繞盧捨那佛。佛前供桌和桌上五供具都按明代式樣配置。兩側還有裝金十八羅漢。大殿南端東鐘西鼓,晨鐘暮鼓修持誦經。

    過大雄寶殿後是寬敞的天井。從庭院向上看,正中四根立柱架起一重飛檐,檐上一個懸空亭閣,東南西全部落地長窗。這就是全國聞名的沉香閣的“閣”,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樸初居士為之題額為“南海飛渡沉香大士寶閣”。登兩側的樓梯而上,立即可聞到芳香馥郁,到此方是真正的沉香閣。雖然名稱為閣,實際上,閣只是凸出向外的10平方米的小閣,內放幾把明式單背的椅子和高腳花幾而已。由於它與老城隍廟和豫園相鄰近,所以吸引著無數海內外的佛教信徒和游客來此游覽,已成為上海市的旅游勝地。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