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結構 >> 中國現存陵墓建築

中國現存陵墓建築

日期:2016/12/15 1:23:46      編輯:古建築結構

陵墓建築是中國古代建築的重要組成部分,中國古人基於人死而靈魂不滅的觀念,普遍重視喪葬,因此,無論任何階層對陵墓皆精心構築。在漫長的歷史進程中,中國陵墓建築得到了長足的發展,產生了舉世罕見的、龐大的古代帝、後墓群;且在歷史演變過程中,陵墓建築逐步與繪畫、書法、雕刻等諸藝術門派融為一體,成為反映多種藝術成就的綜合體。

       陵墓建築是中國古建築中最宏偉、最龐大的建築群之一。這些陵墓建築,一般都是利用自然地形,靠山而建;也有少數建造在平原上。中國陵園的布局大都是四周築牆,四面開門,四角建造角樓。陵前建有甬道,甬道兩側有石人、石獸雕像,陵園內松柏蒼翠、樹木森森,給人肅穆、寧靜之感。

秦始皇陵 

       位於陝西省西安市骊山北麓的秦始皇陵是中國最著名的陵墓,建於2000多年前。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的秦始皇兵馬俑就是守衛這座陵墓的“部隊”。秦始皇兵馬俑氣勢恢弘、雕塑和制作工藝高超,於1987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世界遺產委員會曾這樣評價:那些環繞在秦始皇陵墓周圍的著名陶俑形態各異,連同他們的戰馬、戰車和武器,都是現實主義的完美傑作,同時也保留了極高的歷史價值。


       陝西西安附近是中國帝王陵墓較為集中的地方,除了秦始皇陵外,還有西漢11個皇帝的陵墓,唐代18個皇帝的陵墓。其中漢武帝劉徹的茂陵是西漢皇陵中規模最大的一座,埋藏的寶物也最多;昭陵是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墓,陵園面積極大,園內還有17座功臣貴戚的陪葬墓,昭陵地上地下都是珍貴的文物,最負盛名的是唐代雕刻精品“六駿圖”。

明清皇陵 

       明清兩代皇陵是中國帝王的陵墓中保存最為完整的。

       明朝皇帝的陵墓主要在北京的昌平,即十三陵,為明代定都北京後13位皇帝的陵墓群,位於北京市昌平縣城北天壽山下一個三面環山、向南開口的小盆地內。小盆地內的山坡上錯落有致地分布著這些帝王的陵墓,占地面積達40平方公裡。陵區內共埋葬著13位帝王、23位皇後和眾多的妃子、皇子、公主及叢葬的宮女等。

       明十三陵規模宏偉壯麗,景色蒼秀,氣勢雄闊,是國內現存最集中、最完整的陵園建築群。其中規模最宏偉的是長陵(明成祖朱棣)和定陵(明神宗朱翊鈞)。經挖掘發現,定陵地宮的石拱結構堅實,四周排水設備良好,積水極少,石拱無一塌陷,這充分展示了中國古人建造地下建築的高超技術。

       中國現存陵墓建築中規模最宏大、建築體系最完整的皇家陵寢——清東陵占地78平方公裡,其中埋葬著清朝5位皇帝,14位皇後,百余名嫔妃。清東陵內的主要陵墓建築都精美壯觀,極為考究。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