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結構 >> 工程項目的合同管理

工程項目的合同管理

日期:2016/12/14 22:50:24      編輯:古建築結構

  工程項目的建設過程是一個復雜的社會生產過程,並有著自身的規律和特點,具有明顯的行業特征。從項目建設的過程中看,可分為項目建議書、項目可行性研究、勘察設計、施工、竣工驗收和生產運營等各個階段;從專業技術角度看,項目建設涉及到建築、結構、給排水、電、燃氣、電訊,市政、園林綠化等專業設計和施工活動;從所消耗的資源看,需要勞動力、各種建築材料、施工機械、建築設備、建設資金等,工業項目更需要專業化的生產設備。由於社會化生產和專業化分工,一個工程往往需要眾多的單位參與前期策劃、規劃設計、建築安裝、材料設備供應及其他工程咨詢等活動,小型項目可能需要十幾個參建單位,大型項目往往需要幾十個。甚至成百上千個參建單位。這些單位從各自的角度和各自的利益出發,通過分工協作,共同努力,完成項目建設任務。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就成為維系這些參建單位,調節各方權利義務關系的紐帶。

  一、我國合同管理現狀及存在問題

  合同管理意識淡薄:首先在合同簽訂上,“陰陽合同”、“口頭協議”、“私下合同”等屢禁不止。由於建築市場僧多粥少的現實,造成業務承攬上的激烈競爭。不少承包商經常為了迎合業主,委曲求全地簽訂不正規的合同。從一開始就埋下了許多合同風險。導致合同履行紛爭不斷。其次,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常常不按合同辦事。在項目實施中遇到利益糾紛時,許多承包商往往不是按照合同條款尋求問題的解決,而是拋開合同,依靠“關系網”、人情網“等來”擺平“事情。

  合同條文不規范、不嚴謹:由於建設工程項目合同種類和條款都比較多,其中用詞不當甚至錯誤的問題難免發生,導致合同履約過程中容易產生糾紛。實際合同擬定中,承包商往往是根據示范文本革擬合同協議條款,經業主認可後簽署,常需要幾經確認。這一過程中由於種種原因造成最後的合同條款與招投標文件中相應的條款相差很遠,影響了合同的履行。重施工階段合同管理輕設計階段合同管理;設計階段是投資控制的重要環節。但實踐中設計階段合同管理卻不如施工階段合同管理受重視。設計方往往對投資控制、工期、投資增加和浪費漠不關心,僅考慮工程項目的可靠性、安壘性、實用性,導致工程項目投資加大,另外,由於設計質量差,造成施工無法順利進行而需要補充、變更,修改設計等,從而導致投資增加、工期拖延。通過合同管理解決設計階段普遍存在的上述問題,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缺乏合同管理專業人才:合同管理是一項專業性強、技術性高的工作,特別是現在建築業面臨激烈的國際競爭。因此,對合同管理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只有那些素質高、知識面寬廣、具有壘局把握能力的人員才能勝任合同管理工作。而目前在我國這樣的人才依然很缺乏,這直接影響了我國合同管理水平的提高。

  二、合同管理措施

  建立專門合同管理部門:由於合同本身的特征,決定了合同不同於企業內部的生產人事、財務等管理工作。已超越了企業自身的界限,使之成為一種受規范和調整的社會關系,涉及了大量的法律專業問題。所以,企業應專門成立法律事務部門或設置法律顧問,來統一審核合同的簽訂和合同的履行。這是由企業法律顧問職責、任務所決定的。《企業法律顧問管理辦法》規定:企業法律事務機構有。管理企業合同,參加重大合同的談判和起草工作“的職責,同時,該辦法也賦予了企業法律顧問管理經濟合同的任務。

  提高合同管理人員素質;提高合同管理人員素質是企業合同管理的首要任務。又是當前的迫切需要。選好人員,企業領導可依照合同管理人員應具有的素質條件,選擇本企業優秀人才擔任合同管理人員。通過強化合同管理人員,培養和鍛煉一批與企業發展要求相適應的懂法律、懂管理、懂業務、懂財務、懂外語的專業能力強、綜合素質高的合同管理隊伍。

  建立合同管理信息系統:隨著現代工程建設項目規模的不斷擴大,工程信息量也不斷擴大,信息交流的頻率與速度也在增加,相應的工程管理對信息管理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信息化管理給工程項目管理提供了一種先進的管理手段。合同在簽訂、履行乃至終結過程中會產生大量的信息資源,這些信息資源既是現有合同的總結,又為今後的合同管理提供寶貴的經驗。加強合同實施過程的信息管理,必須從兩方面著手:一是建立項目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對有關信息進行鏈接,做到資源共享,加快信息的流速,降低項目管理費用,二是加強對項目參與方的信息管理,信息發出的內容和時間應有對方的簽字,要及時處理對方信息的流入。

  實行合同實施監督:工程實施監督是施工合同管理的日常事務性工作,施工合同監督可以保證施工合同實施,按合同和合同分析的結果進行。首先要協調業主、工程師、項目管理各職能人員、所屬的各工程小組和分包商之間的工作關系,對各工程小組和分包商進行工作指導或做經常性的合同解釋。使工程小組都有全局觀念,合同項目管理的有關人員每天檢查、監督各工程小組和分包商的合同實施情況,在進入施工現場後對工程變更進行有效管理。其次是實行合同評審制度,每份合同簽訂前就進行嚴格、細致的合同評審,找出其中存在的缺陷和潛在風險,制定防范措施。最大限度地減少和避免法律風險。還要跟蹤合同實施情況。在工程實施過程中,由於實際情況的復雜性,可能導致合同實施與預定目標偏離。這就需要合同實施情況跟蹤,以便盡早發現並糾正偏離。

  加強施工合同索賠管理:施工合同索賠管理工作是培育和發展建設市場的一項重要內容。我國工程承包雙方在合同履行中對工程索賠認識不足,缺乏推行工程索賠所需的意識和動力。施工合同是索賠的依據,索賠則是合同管理的延續。合同管理索賠要求承包商在簽訂合同時要充分考慮各種不利因素,分析合同變更和索賠的可能性,采取最有效的合同管理策略和索賠策略;在合同整個履行過程中,要隨時結合施工現場實際情況,結合法律進行分析研究。合理履行合同,不僅有利於保護企業的合法權益,更重要的是有利於企業盡快適應國際工程建設規范,提高企業未來的生存能力。

  總之,工程施工合同管理既是項目實施的有力保證,又是企業管理水平的綜合體現。作為工程項目的各參與方必須認真做好合同管理工作,從而促進建設市場的健康有序地發展。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