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建築結構 >> 中國古建彩繪的歷史

中國古建彩繪的歷史

日期:2016/12/15 2:01:42      編輯:古建築結構

古建築彩畫是用濃艷、厚重的礦物質原料,塗刷在傳統建築木構件外部,具有防腐作用的色彩裝飾。從公元前770年至今約3000年的歷史長河中,中國傳統建築彩畫由產生、發展、演變到成熟,為我們現代人留下了珍貴的歷史遺產。對於建築彩畫的應用,公元前475年(春秋戰國時期)已有過記載。

由於建築彩畫是裝飾在木構件表面的美術,大自然的侵蝕,歷史的淹沒,彩畫受到了極大的破壞。據考察,現在地面上可以見到的彩畫裝飾最早的建築有:約公元581—公元1172年,敦煌石窟的隋唐帳形窟頂裝飾;晚唐五代的帳形龛裝飾;宋代窟檐裝飾;河北定州敬老寺寺塔塔基地宮平板枋,挑檐枋、斗拱彩畫,轉角平板枋、斗拱、拱眼彩畫;公元1038年(遼重熙七年),山西大同花嚴寺內檐、梁繪牡丹花卷草彩畫;公元1620年(遼開泰九年),遼寧省義縣奉國寺大殿的內檐彩畫。這些建築上的彩畫除敦煌壁窟窟檐彩畫外都是遼代作品,具有早期彩畫遺跡:設色、構圖疏朗活潑。在山西永樂宮的三清殿和純陽殿內,也殘留有不少元代彩畫,設色以青綠色為基調。三清殿額枋彩畫的枋心畫走龍、牡丹花,找頭畫如意或豹腳,平棋畫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