屹立在南京市達220年的市級文保單位顏料坊49號宅院,近日在房企野蠻施工中被毀。南京市文化綜合執法總隊的初步調查表明是房企有意破壞,已責令其立即停工。
房企為何又怎敢蓄意對老宅院動粗?因為,違法的代價只是上限50萬元的罰款,而以顏料坊地塊的商業價值,違法換來的利益卻可能數以千萬計。古建築是城市的記憶,百年老宅所承載的文化和歷史記憶,對城市和其市民來講,區區50萬元豈可買到?
顏料坊49號宅院被毀,是城市化進程中大量古建築命運的一個縮影。為了未來毀滅歷史、為了發展經濟捨棄文明記憶,顯然捨本逐末。甚至,某些開發企業為了利潤最大化,寧可拆了真文物再建假文物。歸根結底,還是文物保護法不夠硬。有學者就建議,對於企業故意損毀文物,應該追究責任人刑事責任,並將違法企業列入“黑名單”。給文物保護安上牙齒,才能更好地平衡發展和保護的關系,不讓前者碾軋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