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電影院外觀無標識。付逸傑 攝

觀影廳內部。“雲中漫步57”提供
近期,備受矚目的南京科舉博物館舉行了奠基儀式,在這座博物館的規劃范圍內存在著一座民國時期的電影院——解放電影院,最近這座影院的命運引起了一部分網友的關注,他們表達,希望有關部門能夠保留這座具有濃郁民國氣息的建築。
網友希望保存老電影院
不久前,南京科舉博物館奠基儀式在夫子廟地區江南貢院門前舉行,博物館預計占地6.68公頃。這其中位於貢院街84號的解放電影院正處在房屋征收范圍內,有可能被拆遷。得知這一消息後,西祠胡同網友“十八度影像”等十余位網友於近日再次尋訪了這座電影院。
網友們將此次尋訪的照片與經歷分享在西祠胡同上,網帖引起了很多網友的共鳴,許多人表示曾在這裡看過電影,他們希望這座貨真價實的民國建築能夠得以保存,或者能像其他一些地方那樣保存下它的門樓,而不要整體拆除。網友認為現在的民國建築存留的已經不多,而像這樣具有81年歷史的民國建築更應該好好保存。
電影放映廳已部分出租
近日,揚子晚報記者來到夫子廟尋找這座民國風格的電影院。根據門牌號,記者很快便找到了這家電影院。這是一座三層的建築,建築正面及背面的一樓已經變成了商店門面。二樓和三樓雖然外牆體上有一些小細紋,但基本保持著民國建築原有的風貌,在眾多的樓中一眼就能看出它的特殊。隨後記者試圖找到進入影院內部的入口,但仔細觀察了一下,這裡並沒有相關的指示,在一位商販的指引下,記者才從一戶賣寵物的商店內找到了通往影院內部的一條狹窄的樓梯。
順著樓梯記者來到二樓,二樓的門並沒有上鎖。記者看到這裡堆放著很多貨物,還有一些洗過的衣物等等,窗外懸掛著一些空調主機。二樓的地板踩上去吱吱作響,只有一條民國特色的木質樓梯仿佛還記錄著影院以前的輝煌。從二樓進入到影院的觀影廳,記者看到這裡並不是很大,經過多次改造後現在只有100個座位,因為很久沒有放映電影,影廳的牆皮已經有些脫落。網友“十八度影像”告訴記者,解放電影院2005年前後停業,其放映大廳樓下部分出租給夫子廟商業街經營。三樓部分保留為南京市影劇公司老電影拷貝庫和內部放映廳,電影庫中堆放著《甲午風雲》《平原游擊隊》等眾多經典電影的拷貝膠片。樓下的商販也表示,這裡已經出租出去做了倉庫,平時很少見到電影院的人來。
規劃部門稱會延續傳統功能
昨天上午揚子晚報記者就解放電影院的規劃情況,采訪了南京市規劃局新聞發言人助理。他告訴記者,解放電影院的情況他們是了解的,他們也很重視這個事情。從法律層面上來說,該處建築不在南京市重要近現代建築保護名錄之中,經咨詢文物部門,該處建築也不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新發現不可移動文物名單中,但是鑒於解放電影院具有一定的歷史價值,所以在實際操作中,規劃局還是有一些控制要求。
他表示:“我們提出,在科舉博物館項目規劃設計過程中,要結合整體設計,局部盡可能的延續它的建築立面形式,並結合博物館的展示設計,延續其部分傳統功能,目前該項目還在進一步深化設計過程中。”
鏈接 解放電影院已81歲
位於南京夫子廟貢院街84號的解放電影院於1927年籌建,1931年建成,因為南京是民國的首都,所以得名“首都大戲院”。電影院當時共有1357個座位,其規模在全國都是數一數二的。“首都大戲院”是將電影從室外引到室內放映的中國第一批影院之一。“首都大戲院”開業時在當時的《中央日報》上刊發廣告,使用的是“東方最富麗的天國,首都最堂皇的劇場”廣告語,曾放映過著名影星阮玲玉主演的《新女性》等影片。1949年南京解放後電影院更名為“解放電影院”。上世紀八十年代末又改稱“解放藝術電影院”,專門放映具有探索性和市場化的“大片”,曾邀著名導演謝晉來該院與影迷互動。其間進行過四次升級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