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重慶三峽庫區發現赤溪遺址群,遺存豐富,六朝墓葬出土兩千余顆彩色串珠,唐代墓葬保有人骨,宋代房址出土象棋棋子。
重慶市文化遺產研究院負責該遺址現場發掘的隊員牛英彬介紹,赤溪遺址群位於豐都縣名山街道農花村,包括赤溪遺址、赤溪墓群和溪嘴墓群,發掘面積近2000平方米,共發現各漢至六朝、唐、宋等時期各類墓葬52座,出土遺物200余件(套)。其中三類發現比較重要:一是發現了8座東漢至六朝時期的“刀把形”墓葬,出土了2000多顆制作精美、顏色多彩的串珠珠子;二是發現了峽江地區比較少見的唐代墓葬,共計6座,出土了瓷雙層罐、硯台、四系罐和開元通寶等,其中一座墓葬還保留了人骨殘骸;三是發現一處宋代房址,牆基石、柱礎石、灶坑等保存較好,尤其是發現了刻有“砲”、“馬”字樣的兩顆中國象棋棋子。
牛英彬說,出土了數量如此多的彩色串珠,說明當時的工藝水平和審美水平已經發展到一定階段,也顯示出墓主人的身份顯赫;帶有人骨的唐代墓葬在峽江地區比較少見,對於研究當時的喪葬習俗和生活習俗以及文化等提供了實物資料;宋代象棋棋子的發現證明了象棋在宋代比較盛行,玩法與當代已經基本一致。
牛英彬表示,赤溪遺址、赤溪墓群、溪嘴墓群共同構成了一處遺存類型豐富、發展脈絡清晰的赤溪遺址群,展示了漢至六朝、唐、宋三個時期當地聚落發展和演變的特點,為研究峽江地區聚落考古提供了重要的參考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