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中國館和鳥巢,皆諸暨千柱屋的翻版?

中國館和鳥巢,皆諸暨千柱屋的翻版?

日期:2016/12/16 16:13:38      編輯:古代建築
 
斯宅千柱屋全景
 
千柱屋正門
 
 
千柱屋內廳堂天井 
 
 
千柱屋內精美磚雕 
 
 
千柱屋內精細木雕 
 
 
千柱屋內居民居室(以上照片由趙宗拍攝) 

    本網訊(記者 孟煥國 見習記者 袁曉玲 張超)世博中心和中國館,還有北京奧運主場館“鳥巢”,這些絕妙建築的設計靈感,均來自千柱屋?在諸暨斯宅,當地村民的這一說法令人驚奇。

    據了解,9月25日,斯宅幾位村民赴上海世博園參觀。參觀中細心的村民發現,世博中心和中國館,竟與他們土生土長的千柱屋如此意貫神通!

    千柱屋即斯盛居,位於斯宅螽斯畈村,系清嘉慶年間當地富商斯元儒所建。這個久負盛名的古民居占地6800余平方米,有屋118間,弄132條,大小天井46個,屋柱1200余個。古宅內現居76戶200余人,為諸暨唯一一處全國文保單位。

    當地村民認為,世博中心和中國館,在一些設計上簡直是千柱屋的翻版。因為世博中心貴賓區有4個會議室,分別被命名為梅、蘭、竹、菊廳,與千柱屋內4個院落同名。中國館系用幾根柱子搭建而成,運用了斗冠、疊篆等手法,完全借鑒了千柱屋的設計理念。同時,兩建築皆大量運用了雕刻藝術,與千柱屋一脈相承。

    據介紹,村民們回到斯宅後,馬上將這一發現向諸暨東白湖生態旅游區管委會作了反映。隨後管委會工作人員與村民前往千柱屋踏看,並印證了村民的觀點。

   管委會副主任孟鈞稱,在此之前,斯宅人甚至發現,奧運主場館“鳥巢”也借鑒了千柱屋的建築理念。千柱屋由於受古代建材限制,建造時運用了大量柱子和橫梁,而采用鋼結構和焊接技術,“鳥巢”僅需24根桁架柱便支撐起巨大的屋頂,“鳥巢”事實上就是一個內部無柱的“千柱屋”。

    據介紹,管委會工作人員隨後在查詢相關資料後,發現村民們並非胡猜亂想。在今年7月央視《發現之旅》的《奇屋》節目中,專家將千柱屋與世博、奧運之間的聯系令人信服地揭示出來。

    斯元儒大概不會想到,在200多年後的奧運會和世博會上,現代工匠與他的奇妙設計竟不謀而合。深藏在諸暨大山深處的那座樸素低調的宅邸,一次次默默地與現代世界遙相呼應。

 

    相關閱讀:斯宅古民居

    諸暨斯宅古民居建築群,為清代江南典型的聚族而居大型宗族建築群,其中又以千柱屋、發祥居、華國公別墅等3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最具代表性。其門樓、其柱榀、其房梁,處處用料考究;那花窗、那牛腿、那欄板,件件雕刻精美。無論是建築整體的恢宏氣勢,還是內部構建的精美絕倫,都體現著匠人的高超技藝。它們不但是我國古代江南民居建築技術、美學和生態學的完美結合,也是研究我國封建社會倫理宗法的重要實物資料。

    江南巨宅“千柱屋”斯盛居又名千柱屋,位於斯宅螽斯畈村東首。為清嘉慶年間斯元儒所建。整個千柱屋總占地面積6850平方米,有屋118間,弄132條,大天井10個,小天井36個,屋柱過千,故名“千柱屋”。現有住戶76戶,人口200余人。

    千柱屋門額以青石制作,上镌“於斯為盛”4字,為九重篆,為臨摹宋代書法家米芾。門額四周用磚雕人物、山水、龍鳳等圖案裝飾。過門樓即為正廳,五架抬式結構。正廳兩側分設“叢桂堂”、“雙槐堂”、“福壽堂”、“仁壽堂”,均用青石镌刻楷書堂名鑲嵌於壁上。

    發祥居:是斯元儒的胞兄斯元仁所建,一直為斯姓族人居住。平面布局近似正方形,占地面積3255平方米。該宅造作講究,尤其是門窗、牛腿、雀替、磚雕、石雕等,工藝高超,精美絕倫,為民居建築所罕見。整座建築坐北朝南,共三進,依次為門屋、大廳和座樓。三進之間各有天井相隔。大廳和座樓前兩側配置內廂房,其外端左右兩側各築東、西廊屋九間三弄,與中軸線南北垂直,並和第一進、第三進延伸的樓房相接,形成相對封閉的格局。

    華國公別墅:建於清道光庚子年,是後人為追念斯華國而建。它是一處學塾與家廟兼容的清代建築。該建築坐北朝南,共三進。依次為門廳、中廳、後廳,左右兩側配置廂樓及附房。各進之間均設天井,總面積為2806平方米。別墅前臨清澈見底的上林溪和一片開闊的田野,背靠象山,左為眠犬山,右為獅子山,環境頗為幽雅,是一處難得的風水寶地。

    洋房子:建於1920年,是當時斯宅頗有影響的鄉紳斯豪士和他的弟弟斯魁士所建。由於建築圖紙由外國專家設計,其中西合璧的風格,在整個斯氏古民居建築群中獨樹一幟。

   洋房子還敘述著張愛玲與胡蘭成的一段亂世情殇。1945年日本投降,胡蘭成感到末日來了,考慮到重慶方面定會嚴懲他這樣的漢奸,便開始了逃亡之路。從杭州、紹興,一路逃到諸暨斯宅“避難”。胡蘭成剛從杭州出發,張愛玲特地從上海趕來斯宅,卻撲了個空,胡蘭成已去溫州。張愛玲在洋房子裡休息了幾天後,又奔溫州,一路尋夫,歷盡千辛萬苦,看到胡蘭成竟和別的女子親密相處。因此在溫州住了幾天,她便回到上海。1947年6月,張愛玲寫訣別信給胡蘭成,還附上了自己30萬元的稿費,從此以後,兩人再無往來。

    央視《發現之旅》:奇屋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