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茶馬古道第一鎮將變身天府音樂古鎮

茶馬古道第一鎮將變身天府音樂古鎮

日期:2016/12/16 16:05:21      編輯:古代建築
平樂古鎮,古稱“平落”,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自古便成為“茶馬古道第一鎮”、“南絲綢之路的第一驿站”。經過保護和開發,平樂古鎮如今不僅是全國重點鎮、全國環境優美鎮、中國歷史文化名鎮、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還成為全國農業旅游示范基地、中國民間藝術之鄉、中國十大文化教育休閒基地等。

而最近,平樂古鎮的保護開發也大舉提速。今年8月,平沙落雁文化商業街區和金雞谷戶外運動基地在平樂古鎮隆重推出,作為龍門山生態旅游綜合功能區2010年重大示范項目,它們的啟動也標志著龍門山生態旅游綜合功能區示范項目啟動,為綜合利用既有旅游資源,有效開發可利用旅游資源提供了難得的樣本。

體驗

“九古”風華聞名遐迩

平樂古鎮最大的特色,就是“古”。早在公元前150年西漢時期,這裡就已經形成了集鎮,迄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形成了聞名遐迩的“九古”風華——古街、古寺、古橋、古樹、古堰、古坊、古道、古風、古歌……承載了平樂道不盡、說不完的文化風韻。這裡資源特別豐富,尤以竹資源為甚,早在宋代就是聞名的紙鄉。古鎮的瓷胎竹編歷史悠久,遠銷東南亞和歐美;古茶樹、農夫手工茶、根雕、木刻和古鎮特色名小吃享有盛名。

日前,記者來到平樂古鎮時,如同進入了江南水鄉。在古鎮核心區,發源於天台山的白沫江穿鎮而過。樂善橋是古鎮歷史的見證,幾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永鎮長江”讓人對這座千年大橋多了幾分敬意。日夜守護在古鎮橋頭的一棵老榕樹,似乎也被賦予了靈性。還有古老的水車、不緊不慢的黃包車、綠葉深處一串串火紅的燈籠……

而在古鎮街區裡閒逛,也非常惬意。13條古街縱橫交錯,擁有古建築達23萬平方米。明清風格的民居建築,古風蔚然。古街兩邊的房屋多數為一樓一底的木結構建築,一般為下層作鋪面上層作居室,體現了濃郁的川西風格。千年古巷兩邊的店鋪雖然已經是幾經易手,卻還在經營著。老打鐵鋪、老鐘表鋪、古橋、古碼頭、老照相館,還有傳承著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竹麻號子和成都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孔明燈……無不散發著古樸的生活氣息。

提升

保護項目相繼推出

邛崃市集全市之智打造平樂古鎮,到2008年止,累計投入資金3億元,建成客棧156家、茶莊100余家、停車場8個,平樂古鎮成為成都十佳景區之一。自2008年,邛崃市政府與成都文旅集團共同出資成立合資公司,政企合作拉開了平樂古鎮整體開發的序幕。

古鎮開發與保護一項項傑作紛紛出爐。比如完成樂善古橋的恢復與節點打造,使景區核心吸引力得到完美呈現;又如圍繞南絲路風情定位,啟動了南方絲綢之路文化走廊建設。而平沙落雁文化商業區與金雞谷戶外運動基地的落成,對提升古鎮旅游的整體水平,則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通過規劃,平樂古鎮提出了“跳出古鎮抓古鎮”、“古鎮文化+山地休閒”的理念,明確打造天府音樂古鎮的目標。依托古鎮歷史文脈,以獨特的水文化、民俗文化等具有較高藝術價值的歷史文化為根基,突出南方絲綢之路文化品牌,以現代化的新視角和全球化的開放視野,從音樂、祈福、愛情(交友)等方面開發旅游產品,著重培育和延伸音樂和旅游產業鏈,打造激情、民族、時尚、浪漫的音樂小鎮。未來的平樂古鎮,將力爭建成國家5A級旅游景區,打造國際知名、全國一流的國際鄉村旅游目的地。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