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津縣常袋鎮菠蘿窯村的“菠蘿窯遺址”附近,有一家磚廠取土已經蠶食到文物保護區。記者調查發現,菠蘿窯村南側約500米的溝裡有一處正在生產的磚廠,向北側村子方向取土形成了一個10余米的陡坡,村民告訴記者取土區域是文物保護區。村民|以前磚廠取土時常能看到有碎瓦片
昨日上午,記者來到孟津縣常袋鎮菠蘿窯村,該村東、西、南三面被深溝環繞。在村子南側約500米處的溝裡有一座占地10余畝的新型磚廠。記者站在磚廠北側田埂上看到,一台推土機正在工作。
一位劉姓村民告訴記者,他們村子以南到土門溝(南溝)都是保護區,“村南的田地裡經常能夠發現爛磚碎瓦,還有些發青色的小石條”。他家的田地緊鄰磚廠,以前磚廠挖土時經常會有碎瓦片。
菠蘿窯村7組組長王春娥的另外一個身份是該村文物保護員。她告訴記者,磚廠是1995年建的,其位置應該是靠後的。當時文物局說的菠蘿窯村東溝、西溝、南溝以內都是文物保護區,如果按照這個算,磚廠應該是在文物保護區內的。
村民告訴記者,磚廠老板是他們村子的,名字叫劉新安。隨後,記者來到磚廠辦公室,見到劉新安,他告訴記者,磚廠的全稱叫做“孟津縣常袋新興頁巖燒結磚廠”。“我從上世紀90年代接手這個磚廠,2008年根據國家政策規定轉化了生產工藝,後來還去工商局注冊了。”對於有人舉報該磚廠涉嫌破壞菠蘿窯遺址,劉新安說,“我不知道,沒聽說這附近是文物保護區。如果是真的話,我們一定改正”。
記者來到孟津縣工商局了解情況,工作人員查詢後告訴記者,該磚廠確實在2008年注冊,手續齊全。說法|初步認定磚廠取土影響到文物保護單位
記者隨後來到孟津縣文物管理局,該局副局長李建欣接待了記者。“常袋鎮菠蘿窯村確實有文物保護區,叫菠蘿窯遺址。”根據李建欣提供的資料,菠蘿窯遺址位於孟津縣常袋鎮半坡村菠蘿窯自然村金水河北岸丘陵台地。南北長310米,東西寬270米,面積83200平方米。遺址南臨金水河,北接邙山丘陵台地。
對於菠蘿窯遺址的價值,文件顯示:菠蘿窯遺址是一處以龍山文化為主要文物內涵的古文化遺址,對研究黃河南岸丘陵地區當時人們的社會組織和社會發展階段具有重要的研究價值。
“由於菠蘿窯遺址是縣級文物保護區,目前還沒有劃定該保護區的范圍,但在保護區內挖土燒磚肯定是不允許的。”李建欣說,他們也接到市民向該局舉報此事,文物管理局3月15日曾派人去現場檢查過,發現磚廠北面挖土確實已涉及菠蘿窯遺址,初步認定磚廠取土影響到文保單位。
當時去現場檢查的該文化管理局監察大隊一位姓徐的大隊長告訴記者:“這件事還在調查中,需要具體的測量,最終結果沒有出來。”
2008年,孟津縣人民政府公布了第三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共有6個,其中菠蘿窯遺址名列其中。李建欣說:“雖然菠蘿窯遺址現在僅認定為縣級,但未來可以通過層層申報,申請為市級、省級甚至國家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