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車塵馬跡尋古道—著名古道遺跡
中國占代的許多道路如今已經難覓遺跡了,在此我們只能選擇一些遺跡尚存的著名古道加以介紹。
一、 堯舜時代都邑通往“四裔”的道路遺跡
堯舜時代都邑通往“四裔”的具體道路,大都渺茫難稽了。只有通往河南西部的一條道路,尚有線索可尋。由晉南盆地南行,在平陸縣北的張店鄉東南,
有個名為古城的小城。這裡是翻越中條山(也叫虞山)的一個垭口。傳說,古城就是當年帝堯把兩個女兒嫁給帝舜的虞城。古城的北面有一段10公裡長、縱坡很大的山路叫做“虞坡”,占城的南面地勢較平,叫做“虞原”。由虞原南行,渡過黃河,便可到達另一個古代文化中心豫西了。帝舜時,開辟這條道路,與運輸運城池鹽有密切關系。帝舜時代,人們已經能利用季風特點,靠陽光曬鹽,撈取天然結晶;除自用外,還運到外地換取自己需要的產品。有名的《南風歌》“南風之薰兮,可以解吾民之恤兮;南方之時兮,可以阜吾民之財兮”,就是帝舜為運城池鹽而作。說明上古之世,道路交通也是隨著社會財富的增加、人們生活的需要而發展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