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丨柳肅:一盞點亮古建築保護的“人海燈”
日期:2016/12/14 10:50:22   編輯:古建築工藝清矍、儒雅,看上去頗有師者風范兒的柳肅是湖南大學的“風雲教授”。他的課堂總是座無虛席,他為了保護古建築與長沙市長對坐交流。他是一位備受學生喜愛的教書匠,也是一位滿懷憂患意識的铿锵學者。
2016年,柳肅的《中國古代建築藝術》課程在全球5000多門慕課中排名第三。這讓他再次成為大眾關注的焦點,有人好奇他是如何在全球范圍內脫穎而出的,有人則想知道他一路走來得以成功的秘訣是什麼。帶著這些疑問,新湖南湘設計頻道走近了這位早已名聲在外的湖大教授。
師者柳肅:教的內容學生們很願意聽
“柳肅老師滿足所有我對大學教授的想象”、“非常有人格魅力”、“這門課(柳肅的課)我有重要的事都捨不得請假”、“專業素質極高”,這些評論來自國內著名的教師點評網站評師網。在流行對老師進行教學評價的那幾年,柳肅評師網的主頁上被寫滿了稱贊性的評論。
在湖南大學,學生們都知道,公選課想要成功選上柳肅教授的古代建築藝術欣賞課,是需要一番“苦斗”的——大半夜就要守在電腦前等待“秒殺”。沒選上也沒關系,柳肅堅持讓自己的課堂開放,隨便大家來聽。“去年有個本來20多人的專業課,80人的教室卻坐滿了,本校的、外校的,甚至還有非學生的社會人。”柳肅很慶幸自己為學生們提供了這樣的機會,言語中透露著對教師這份職業的自豪。
從步入大學學習開始,柳肅就與教師這份職業結了緣。柳肅回憶說,1977年文革後恢復大學招生時,師資斷層嚴重,學校要留一批優秀的學生做老師。“當時甚至有師資班,雖然不是全班畢業都會去做老師,但多數都會從事教師這個職業,培養的目的就是擴充師資。我當時進的就是師資班,恰巧我也非常願意做老師。”
“教的內容學生們很願意聽”,這是柳肅作為老師最為滿足的地方。一門課程想要學生們願意聽、主動聽並不簡單,但柳肅的課堂經常人滿為患,總是需要一些特殊吸引力的。柳肅把這種吸引力歸功於普及建築藝術的必然結果。“果真,我開了這樣一門選修課後,沒有接觸過建築藝術的學生突然發現原來建築是藝術。我告訴大家怎麼去欣賞——建築是什麼式樣,什麼年代,什麼特點,有什麼背景,隱藏了什麼政治觀念和宗教意識等。學生都太喜歡了,大家都真想知道,只是一直苦於沒有這樣的途徑。”
慕課達人:打造高人氣慕課的秘訣
柳肅一直想在古建築保護上做更多事,但他知道僅僅憑借一己之力是遠遠不夠的。他說,很多人都會覺得建築就是蓋房子,但它也是一種藝術,只是過去我們並沒有太重視這個方面。他始終覺得應該提高大家這個方面的修養,就像國外的建築為什麼做得好,那是因為全民都有這樣的意識,知道欣賞藝術。
他一直在試圖從提高全民對古建築的欣賞水平上下手,懂得欣賞自然就願意參與保護。僅僅在大學課堂傳播還不夠,於是他遇見了慕課。
“從前我根本不知道‘慕課’是什麼,2014年教務處和我聯系,說是國內以清華大學為首組成了中國高校慕課聯盟,湖南大學第一次選送三門課程,古代建築藝術就在其中。”柳肅一聽這門課程是面對公眾開放的,正符合他的期望,便欣然答應了。
參與慕課的制作,讓柳肅聲音更響亮了。2015年,泛科技主題網站“果殼網”對全球1887門慕課進行了多維度的測評總結評分,並發布“2015全球MOOC排行榜單”,柳肅的《中國古建築藝術》進入全球TOP50最受歡迎慕課,排名並列第二。2016年,果殼網再次通過網絡調查,在全球5000多門慕課中,柳肅的《中國古代建築藝術》排名全球“慕課”第三。
看過柳肅的慕課視頻的都知道,他上課完全不看講稿,對古建築如數家珍,課程展示的圖片多,趣味性強,所以有人這麼評價這門課程:坐在家裡,走遍天下。但這並不是他的慕課成功的唯一原因。
以情動人,或許是課程成功的另外一把鑰匙。柳肅開設課程最後的一個部分,經常是講古建築保護問題,他講得很動容,在互動之下,甚至還有學生在最後一堂課流眼淚。“有時候我也會講課時動感情,有時候看著一個非常珍貴的古建築被毀掉了,永遠不可能再有了……所以學生也受感動,可能這也是我的課程受歡迎的原因之一。” 柳肅告訴湘設計頻道記者。
柳肅慕課的影響力也在走向年輕化。在B站——這個擁有著1億活躍用戶,17歲以下人群占主流的彈幕視頻網站上,依然可以找到他的慕課視頻。柳肅的呼吁內容在更年輕的一代中正在慢慢發酵。
古建衛士:一場沒有終點的保衛戰
柳肅在他的著作《營建的文明》的緒論中寫到:“今天,當我們的鄰國日本、韓國仍在繼承著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時候,我們自己則正在逐漸地喪失著它們。當年日本人曾驕傲地宣稱,要看唐朝的建築,必須到日本去,中國已經沒有了。”
柳肅在日本留學時,看到人家的古建築保護工作非常出色,很多都是中國的文化,這讓他覺得異常觸動和痛心。從日本回國後,柳肅就開始廣泛地呼吁保護國內的古建築,試圖喚醒更多人的保護意識。
在2005年建築教育國際學術研討會暨全國高等學校建築學專業院長系主任大會上 ,柳肅就以“建築教育的新任務”為題發表了演講。他主張搞建築教育的人不要總是守在課堂上僅針對建築專業的學生來講課,大家更應當自覺地走向社會,向全社會普及建築教育,這樣才能讓更多的大眾走近建築審美與建築保護。
2012年,在長沙轟動一時的保護古城牆事件中,柳肅就是核心人物。柳肅為了保護長沙古城牆與市長面對面劍拔弩張,媒體爭相報道。在常人看來,與市長對立是一個極具壓力的選擇,但柳肅卻說自己沒有什麼壓力,坦言自己問心無愧。
那次“保護長沙古城牆”事件造成的影響是柳肅一開始沒有想到的,從全國一線媒體到各地的地方媒體,從網絡世界到報刊雜志,都是柳肅保護長沙古城牆的消息,他瞬間成為了全國保護古建築的標志性人物。事件塵埃落定後,《光明日報》還發文,掀起了歷史與經濟的較量的相關討論。
之後,柳肅對媒體的力量產生了更強的信任。柳肅在微博上有兩萬多的粉絲,他經常借此平台和網友互動,甚至還有網友通過這樣的渠道尋求他的幫助。“大家很容易把我看做古建築保護的衛士,所以常常有外省的網友遇見當地的古建築被破壞的窘境時,他們就會@我,讓我支招。我就建議他們去尋求當地媒體的幫助,讓輿論的力量去關注這件事,因為2012年的事情讓我真正感受到了媒體的力量之大。”
人人網上有一篇介紹包括柳肅在內的湖南大學五位老師的帖子,題目中的用詞很貼切——“人海燈”。柳肅所做的,正讓他成為一盞點亮古建築保護的“人海燈”。[來源:新湖南客戶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