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象山石浦漁港古城
日期:2016/12/14 13:03:43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古城,早不是新鮮詞,但“人家住在潮煙裡,萬裡濤聲到枕邊”的古城風味,你可領略過?作為中國最早海洋漁業發祥地,散落在島礁港灣、屋後庭前的海洋文化,已成了石浦漁港古城茶余飯後的一碗家釀酒。
石浦是個有600余年的漁港古城,位於長三角經濟中心區的南翼,浙江中部沿海,寧波市象山縣南部的石浦港畔,依山面港,陸地總面積119.5平方公裡,其中沿海島礁176個。
石浦漁港古城,獨特而美麗。石浦人世世代代以海為生,蘊涵出眾多神奇的漁文化和漁風情,豐富而廣博。盡管時代變遷,但徜徉在石浦老街中,依然可以玩味到明清建築的絲絲風貌,漁賈文化的連綿氣息。如今,石浦是國家二類開放口岸、全國漁業第一鎮、浙江省首批歷史文化名鎮。
要點一:收羅小城海腥味的古街古巷
石浦古城沿山而築,依山臨海,人稱“城在港上,山在城中”。它一頭連著漁港、一頭深藏在山間谷地,城牆隨山勢起伏而築,城門就形而構,居高控港是“海防重鎮”石浦古城雄姿的主要特征。老屋梯級而建,街巷拾級而上,蜿蜒曲折。
碗行街由街上曾有很多賣碗鋪而得名,“街道爬山坡,台階密麻麻”是它的特點。古人用拾級升降的方法,開築了這段長147米,落差35米的“S”狀街道。
福建街由福建人在康熙年間創建。讓它出名,是中國第一部有聲電影、第一部在國際上得獎的電影《漁光曲》。
推薦閱讀:
鷹潭曾家古屋獨特設計
重慶別樣古韻的豐盛鎮
東莞石排埔心古建築群
小官山古建築群 養在深閨待人識
要點二:品味歷經風雨的古宅古跡
在老街上走著,不經意就會遇見一處老宅或古跡,漁港先人留下生活印跡,歷歷在目。關帝廟已有600多年的歷史,是漁民為了乞求風調雨順、阻擋海盜而建立;惜字亭則有一段漁民崇尚知識,珍惜字紙的古詩;“大夫第”為清末四品官員院宅,盡顯大戶人家的氣派。
石浦漁港古城遵循“恢復歷史風貌,做到整舊如舊”,城內的一牆一門,一街一巷,一鋪一廊,無不散發著濃郁的漁商氣息,而依史重新修建的港城滄桑、耕海牧漁、江心寺、關帝廟、源生錢莊等12個特色場館,簡約而不簡單,典雅而不呆板,活潑而不張揚,跳動著生命的音律。
石浦漁港古城的中街是一條保留最為完整、古老、奇特、繁華的商貿街,漁商氣息十分濃厚。
為什麼說它古老呢,那是因為這條街道建於明洪武年間,雖然它幾經修繕,但仍保留著原有風貌,其內的每塊石板,每一塊磚瓦、每一個依稀可辨的商家店號,都會向你們訴說600余年的風風雨雨。
說它奇特,那是因為它用石板、石台階鋪設,依勢鑲嵌在山坡上,拾級而上,蜿蜒曲折,五道月洞門式封火牆有序地分隔,更顯其獨特特色。
說它繁華,那是因為它長不足250米的街道,布列著100余號的大小店鋪,什麼山珍海味、綿緞絲綢,錢莊當鋪、煙館妓院、南北奇貨、中藥西藥等應有具有,難怪當地民諺雲:“中街石階鑲山坡、五道火牆天上掛、店鋪商號密如麻,門前門後迎百舸”。
石浦漁港古城景區位於寧波市象山縣石浦鎮江心街4號。寧波南站乘寧波-石浦快客轉出租車即到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