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元寺無梁殿
日期:2016/12/14 13:07:54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開元寺無梁殿位於東大街萬麗花園內,創建於三國赤烏年間(238-250),初名通玄寺,唐開元二十六年(738)改名開元寺,五代後唐同光三年(925)由城北(今報恩寺塔所在)遷今址。自宋至清屢經毀修,鹹豐十年(1860)又毀,同治十二年(1873)稍加修葺,未復舊觀。曾建有大殿、石佛殿、戒壇、天王殿、地藏殿、萬佛閣、無梁殿等,規模甚為可觀。山門朝南,在梅家橋弄(今新市路)北側,50年代其遺址尚存青石獅子一對。
無梁殿即藏經閣,是開元寺僅存的一座古建築,建於明萬歷四十六年(1618)。原供奉無量壽佛,又名無量殿。又以純為磨磚嵌縫縱橫拱券結構,不用梁柱,故稱無梁殿。整座建築不但造型精美,且依據藏經防火、防潮、防蛀的要求,用金山花崗石和磨細青磚疊砌而成,所以能歷劫不毀。無梁殿坐北朝南,兩層樓閣式,廣七間20.9米,深11.2米,高19米。歇山頂及腰檐敷綠間黃琉璃瓦,與青磚牆面相映成趣,南北立面相同,上下各辟拱門5座;門旁砌出半圓倚柱,上下各6根。東西山牆樓層正中各辟拱窗一座。殿內明間不用拱券結構,改用逐漸向中心收斂,再從四隅以斗拱承托八角形穹隆藻井,堪稱明代磚構佳作。
磚券結構殿閣盛於明代,同類型的建築有南京靈谷寺無梁殿、五台山顯通寺無梁殿、句容無梁殿等,在現存同類建築中,蘇州開元寺無梁殿規模不算大,但結構和細部手法很是精美。如底層倚柱須彌座,上下檐垂蓮柱、額枋、斗拱,殿頂琉璃脊飾、戕角雕塑等,無不工細精巧,整座殿閣於宏偉莊重中有玲珑秀麗之致,故有"結構雄冠江南"之譽。開元寺無梁殿於1956年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閱讀:
八方來財房間八大方位巧布局
學者闫沛東稱將在法庭揭開曹操墓造假真相
內蒙考古人員在古墓群中發現史前人類“帽子”
以色列考古學家發現人類最早的一次性“刀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