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 >> 象山儒雅洋村啟動古村落保護

象山儒雅洋村啟動古村落保護

日期:2016/12/15 16:24:54      編輯:古代建築
儒雅洋村,寧波市首批文化名村之一,在浙東古村中小有名氣。日前,村裡委托專業機構制定了保護和整治方案,一期工程已經動工。那麼,在保護和整改過程中,這座經歷了數百年風雨的古村落又面臨哪些問題?昨天,記者就此進行了調查。

  不少古建築面臨倒塌危險

  保護古村遭遇難題

  儒雅洋村位於象山縣西部重鎮———西周鎮境內,地處蒙頂山腳下。村裡隨處可見的明清古宅、精雕細琢的門窗、參差有序的馬頭牆……

  西周鎮宣傳委員錢敏歡告訴記者,儒雅洋由千年古驿發展成村,明末清初時尤其鼎盛,成為象山至寧波的驿道。

  在弘儒路的入口,92歲的賴雪琴經營著一家雜貨鋪。“我們家的房子已經有100多年的歷史了。”弘儒路是村裡的主干道。數百年前,這裡曾是主要的驿道,路兩旁商鋪林立,甚是熱鬧。如今,輝煌雖已不再,但是,昔日街巷的繁榮在弘儒路依然能找到諸多印記。

  村裡的老人告訴記者,村裡的布局基本保持了原樣,甚至一磚一瓦都還是千百年前的模樣。但是,與大多數古村落的命運一致,歷經歲月變遷,儒雅洋依然不可避免地呈現出頹敗之勢。

  錢敏歡表示:“村裡的一些老房子因為無人居住,致使毀損的速度加速。”走在儒雅洋村,記者看到,因為年久失修,村裡的不少古建築正面臨著倒塌危險。  

  保護古村遭遇難題

  如何保護儒雅洋,讓這個古村重新煥發生機,是西周鎮一直在思考的一個問題。

  日前,市文保所的專家們經過實地調研,為儒雅洋村“量身定做”了一套保護和整治方案,一期工程已經動工。專家們達成了共識:古村落的保護必須是整體性的,這意味著不僅要保護建築,還要保護其中的傳統文化。

  在錢敏歡看來,這裡的原住民是儒雅洋的“靈魂”。因此,在保持古村歷史風貌的前提下,“我們也會改善村內的環境和設施。”但是,讓錢敏歡憂慮的是,這裡的原住民對此事的積極性似乎並不高,“不少村民持一種無所謂的心態:反正不住了,你怎麼整改不關我的事。”

  錢敏歡告訴記者,在保護古村落的過程中,政府政策支持固然重要,村民的保護意識及自救行動也必不可少。“但是,這需要一個過程。”錢敏歡相信,“隨著古村落保護的氛圍逐漸形成,村民會慢慢地提高保護意識。而這又會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政府村民需共同努力

  古村落是保存中華文明的一份集體記憶,但是,我們正面臨“失憶”的危險。

  去年,我市就完成了全市首次傳統村落調查,共梳理出82個傳統村落。在民間環保人士楊古城看來,古村落“毀壞非常嚴重”。

  寧波市文保所副所長徐炯明表示,保護古村落的核心出發點是保存歷史信息。因此對於寧波地區不同的古村落,保護與改造的方法也不盡相同。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古村落的保護,需要地方政府加大資金投入,做好古村落保護的規劃,“在保持古村落格局、外觀的同時,也要合理地增加各種生活設施,改善村民的居住條件。”

  而另外一方面,村民是古村落保護的一支生力軍。“應該通過宣傳,讓村民認識到古村落是祖先留下來的寶貴遺產,提高對古建築的保護意識。”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