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文人與寺廟

文人與寺廟

日期:2016/12/14 13:03:36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懸空寺一瞥

    “如果說宗教對人類的心靈起著一種淨化的作用,使人對宇宙、人生產生一種神秘感和美感,對自己的同類或其他的生物表示體貼的憐憫,那麼依我所見,詩歌在中國已經代替了宗教的作用。

    中國古詩詞中,有關寺廟的內容有很多,其中,唐朝杜牧的《江南春》:“千裡莺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常建的《題破山寺後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徑通幽處,禅房花木深。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籁此俱寂,惟余鐘磬音。”早已深入人心。

    古人留下了無數與名山古寺相關的詩詞。

    寒山寺在蘇州城西阊門外5公裡外的楓橋鎮,建於六朝時期的梁代天監年間,距今已有1400多年。原名“妙利普明塔院”。唐代貞觀年間,傳說當時的名僧寒山和拾得曾由天台山來此住持,改名寒山寺。唐代詩人張繼一首《楓橋夜泊》:“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使其名留千古,成為遠近馳名的游覽勝地。

    懸空寺又名玄空寺,是國內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恆山懸空寺始建於1400多年前的北魏王朝後期,古代工匠根據道家“不聞雞鳴犬吠之聲”的要求建設了懸空寺,是中國古代建築精華的體現。懸空寺共有殿閣四十間,利用力學原理半插飛梁為基,巧借巖石暗托梁柱上下一體,廊欄左右相連,曲折出奇,寺下巖石上“壯觀”二字,是唐代詩仙李白的墨寶。清代文人鄧克劭曾做《游懸空寺》詩:“石屏千仞立,古寺半空懸。淨圭絕塵境,岑樓綴遠天。一灣巖畔月,半壁畫中禅。俯視行人小,飄然意欲仙。”

    廬山的大林寺和西林寺、東林寺是廬山“三大名寺”之一。唐代白居易曾題詩《大林寺桃花》:“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長恨春歸無覓處,不知轉入此中來。”宋代文人蘇東坡則有《題西林壁》:“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古往今來,由於文化的積澱,洛陽白馬寺、杭州靈隱寺、嵩山少林寺、蘇州寒山寺、正定隆興寺、浙江天台寺、揚州大明寺、南京棲霞寺、廬山東林寺、寶雞法門寺、福建南普陀寺、拉薩大昭寺、北京臥佛寺、西寧塔爾寺、扎什倫布寺等,既是中國著名的寺廟,又是馳名遐迩的名勝古跡。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