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品香啜茗,清幽淡遠 中式古典文人齋室中的閒雅情致

品香啜茗,清幽淡遠 中式古典文人齋室中的閒雅情致

日期:2016/12/14 22:02:35      編輯:古代建築史
焚香、品茗、掛畫、插花,是中國古時文人的“四般閒事”,閒事,即無所事事之事,以閒養心,通過雅致之趣頤養情志、修身養性。焚香、品茗、掛畫、插花這“四般閒事”也罷,琴棋書畫詩酒花茶這“人生八雅”也罷,在天地自然中,問的不過是一心悠然而已。


  焚香品茗,是中國傳統文化中久被遺忘的一種既輕盈又深邃的情懷。品香啜茗之韻,追求的是一種靜怡之美,一種閒雅之意。“品”之一字,體現了對這兩者玄機的悟。所以品香啜茗的外境,需要的不僅僅是清幽,更需意境之美。一方古典別致的中式設計空間,清幽淡遠,妙韻回環,以靜為墨,淺繪深勒出超然恬靜的樂行雅事之地。


  中式古典雅室的靜雅清曠,恰恰與古人追求清淨淡泊的心性相合,尤其在焚香品茗中更能體會這一韻味。於中式設計古典茶室中焚香,可以借助香之十德“感格鬼神,清淨身心,能拂污穢,能覺睡眠,靜中成友,塵裡偷閒,多而不厭,寡而為足,久藏不朽,常用無礙。”,茶之九德“清、香、甘、和、空、儉、時、仁、真”,平和心性,超然心境,使人們在清素幽古的品茗之境中,心可回歸於自然,回歸於本真。


  名香齋華藏有言:“香並不是非聞不可,茶並不是不喝不行,而是通過這些事物,體察到我們的心與世界萬物之間的距離,和萬物感同身受。它們能夠使我們的生活,在尋常之中,又超出尋常。”


  妙香佳茗,與琴、棋、書、畫等文人雅事密不可分。文人雅士讀書、吟詩、撫琴、作畫、下棋、臨書之時,往往於室內焚香熏香,以清淨四方,從而靜心斂氣,聚精凝神;甚至三五好友小聚品茗、閨閣女子針線繡工,也常常伴以香事,或添幽雅氣氛,或藉以記時;或物外高隱,坐語道德,焚之可以清心悅神;或晴窗塌帖,揮麈閒吟,溫燈夜讀啜茗味淡;或紅袖在側,秘語談私,執手擁爐,焚以薰心熱意,皆可使品者超脫於萬物之外,此方為“道”之最高境界。


  茶與禅相通謂之“純”,空靈、清寂;茶與香相通即是“味”,得意忘言,亘古悠長。於中式設計古典雅室中,以一顆純心焚香品茗,紅袖添香,觀照自性,心無外物,一種優雅的情趣與迷人的況味便氤氲而出,意境深遠,自然是“醇和意未盡,品茗自得樂。妙香感天地,遁入空靈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