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溪風月兩翩翩,香滿軒窗琴聲伴。亭台對月軒對橋,東風徐徐柳相連。蘇州,一座滿是亭台軒榭的古城,浸染著東方千年的文化氣息。“蘇州好,城裡半園林”,而園林好,恰也因文人墨客的點引。一如蘇作家具,以文為風骨,以雅為氣韻,寫滿了道不盡的文人情懷。
蘇州是美麗而精致的,用一份淡雅孕育了眾多風流墨客,他們荟集於此,作詩品畫之余,也將才思賦予了園林與家具設計。文人們將自己對空靈清新和飄逸含蓄的追求,物化為空間的藝術,從此世間便有了精巧別致的蘇州園林和風華絕代的蘇作家具。蘇作家具的美,仿若一塊精心雕琢的白玉,溫潤而通透,極似文房之物,耐得住賞玩與琢磨。
江南文人雅士所倡導的生活情趣是“雲林清秘,高梧古石中,僅一幾一榻,令人想見其風致,真令神骨俱冷。故韻士所居,入門便有一種高雅絕俗之趣。” 而蘇作家具的風骨品性,正符他們的情理和怡性,被刻染上儒雅的文人印跡,成為其遣興抒懷的對象,與當時的造園藝術和文人畫同步臻於妙境。
傳統家具流派中,蘇作家具的做工十分純熟精細。明張瀚《松窗夢語•百工記》雲:“江南至侈,尤莫過於三吳。……吳制器而美,以為非美弗珍也。……四方貴吳而吳益工於器。”所謂三吳,自以蘇州居首;所謂制器,自然包括木器家具。
明代的大學士、文征明的曾孫文震亨在《長物志》中雲:“椅之制最多,曾見元螺钿椅,大可容二人,其志最古;烏木鑲大理石者,最稱貴重,然亦須照古式為之。總之,宜矮不宜高,宜闊不宜狹,其摺疊單靠,吳江竹椅、專諸禅椅諸俗式,斷不可用。踏足處,需以竹鑲之,庶歷久不壞。”
千裡莺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江南水鄉,千古文明化作一幅幅淡雅的景致,使人流連忘返。在庭院深深之中,靜雅的古典蘇作家具伴著歷史的落英缤紛,以無聲的筆墨,書寫著文人雅士淡泊與閒逸的生活情致,臨摹著中國家具文化的輝煌與博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