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皖派傳統建築風格
日期:2016/12/14 13:27:07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派系
嚴格意義說中國傳統建築方面沒有流派的劃分,所形成的派系也是按照原住地居民長久以來根據當地風土人情而形成不同風格的民居,其考慮最多的元素是本地降水、日照等氣候條件。根據這種風格及用途來劃分中國傳統建築可以分為以下六大類:閩派、川派、皖派、京派、蘇派、晉派。
皖派
皖派建築即皖南建築是五大建築派系裡最為突出的建築風格之一,是中囯南方民居的代表。最為人熟悉其中徽派即為皖派的一支,徽派民居以黟縣西遞、宏村最具代表性,2000年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徽派民居建築風格有“三絕”(民居、祠堂、牌坊)和“三雕”(木雕、石雕、磚雕)。徽派建築顯而易見是流行於安徽附近的一種古建築風格。青瓦、白牆是徽派建築的突出印象。錯落有致的馬頭牆不僅有造型之美,更重要的是它有防火,阻斷火災蔓延的實用功能。
徽派民居的特點之一是高牆深院,一方面是防御盜賊,另一方面是飽受顛沛流離之苦的遷徙家族獲得心理安全的需要。徽派民居的另一特點是以高深的天井為中心形成的內向合院,四周高牆圍護,外面幾乎看不到瓦,唯以狹長的天井采光、通風與外界溝通。這種以天井為中心,高牆封閉的基本形制是人們關心的焦點。雨天落下的雨水從四面屋頂流入天井,俗稱“四水歸堂”,也形象地反映了徽商“肥水不流外田”的心態,這與晉派民居有異曲同工之妙。
徽派建築選址非常重要。符合天時、地利、人和皆備的條件,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村落多建在山之陽,依山傍水或引水入村,和山光水色融成一片。住宅多面臨街巷。整個村落給人幽靜、典雅、古樸的感覺。平面布局及空間處理。民居布局和結構緊湊、自由、屋宇相連,平面沿軸向對稱布置。民成多為樓房,且以四水歸堂的天井為單元,組成全戶活動中心。天井可少2~3個,多則10多個,最多的達36個。一般民居為三開間,較大住宅亦有五開間。隨時間推移和人口的增長,單元還可增添,符合徽州人幾代同堂的習俗。建築形象突出的特征是:白牆、青瓦、馬頭山牆、磚雕門樓、門罩、木構架、木門窗。
內部穿斗式木構架圍以高牆,正面多用水平型高牆封閉起來,兩側山牆做階梯形的馬頭牆,高低起伏,錯落有致,黑白輝映,增加了空間的層次和韻律美。方整的外形,形如“一顆印”為徽州民居的獨特風格。民居前後或側旁,設有庭園,置石桌石凳,掘水井魚池,植果木花卉,甚至疊山造泉,將人和自然融為一體。大門上幾乎都建門罩或門樓,磚雕精致,成為徽州民居的一個重要特征。
推薦閱讀:
仿古建築設計構造有講究 杭州砸人牌坊構造不匹配
今昔廣州陳家祠
精美絕倫的潮州己略黃公祠
花間堂•周莊季香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