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中國古代園林構景依山傍水 十分注重人與自然的協調和諧

中國古代園林構景依山傍水 十分注重人與自然的協調和諧

日期:2016/12/15 1:30:4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中國古代青瓦園林構景,十分注重人與自然的協調和諧,運用多種構景手法表現自然之美,以求達到最佳境界。中國古代園林構景基本手法有借景、添景、框景、漏景、對景、抑景、障景等,其手法因園林性質、規模,因地而宜、因時而宜。

    中國古代園林構景,十分注重人與自然的協調和諧,運用多種構景手法表現自然之美,以求達到最佳境界。中國古代園林構景基本手法有借景、添景、框景、漏景、對景、抑景、障景等,其手法因園林性質、規模,因地而宜、因時而宜。

    抑景是把園林中最好的景致暫時隱藏起來,然後再展現出來的構景方法。“先藏後露”、“欲揚先抑”是抑景手法的主導思想,可產生豁然開朗的藝術效果。我國古代園林多用假山、樹木、建築物等作抑景,把主景和最美的景致遮擋起來,不使其一覽無余,在游人漸達佳境時突然展現,提高藝術感染力,獲得最美的享受。明代著名造園家計成在《園冶》中稱“巧於因借,精在體宜”。承德避暑山莊借天然山色和外八廟來映托山莊的氣氛。

    對景是指兩個彼此相對的景致,能夠相互觀賞的構景方法。我國園林中應用甚多,因我國是自然山水式園林,習慣於將水面布於全園主要部位,這樣平坦的水面就構成一個較好的對視空間。

     漏景是通過花牆、廊壁各種造型的花窗、漏屏風、樹枝葉隙、林木間隙等,將院內外、廊壁內外、林隙內外的美景組合,構建一種若隱若現、雅致迷離景致的手法。可采用門框、窗框、洞框、廊柱框、喬木枝干抱合框等,框景可將散漫的景色集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還可步移景換達到畫境,實屬自然美和藝術美的集合。揚州瘦西湖的月亮門亭是框景最典型的佳作,透過一門可觀揚州標志性景觀五亭橋,“一門留景五亭橋”,凡到此的游客均要攝影留念,同時還可盡收白塔於另一門之中。

    借景是將園外之景巧妙地組合於園內,使景深增加、層次豐富,形成有限的空間、無限的景色,使園內、園外景觀融為一體。借景有遠借(如遠山)、鄰借(如大樹)、仰借(如樓閣)、俯借(如池魚)、應時而借(如花草)。借景能使園林空間范圍擴大、畫面生動,景觀層次豐富,因此在我國造園藝術中占有極重要的位置。

    添景是在空間較空曠、景觀較單調、景深層次缺乏之地,添置某景以改變此狀況的構景手法。山和塔在遠處,如沒有中景作過渡,就顯得虛空沒有層次,若添置樹木、花卉等補充點綴,青瓦畫面會更加完美。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