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代文物镂空銅帶銙在省博物館展出
日期:2016/12/14 12:50:21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觀眾對遼代文物镂空銅帶銙十分感興趣
遼代文物镂空銅帶銙
黑龍江省博物館館藏精品“每月一星”系列展覽之六十八期《镂空銅帶銙特展》正式開展。“帶銙”是古人用於附在腰帶上的裝飾品,一般多用金、銀、犀和銅等材料制成。黑龍江省博物的館藏“镂空銅帶銙”即是用銅制成,是於1975年1月在黑龍江省綏濱縣綏濱三號墓出土的文物,屬於“遼代五國部”的物質文化。此帶銙由19塊方形镂孔牌、2件帶扣和1個附件組成,帶扣為舌形,由銅圈和連軸長針組成。方形镂孔牌下端系有小銅鈴15個,銅鈴是圓形的,兩側有小耳,底有透音縫,頂有吊紐,吊紐直接貫於帶銙之下端穿孔內。
該種文物曾在全國范圍內多處古墓出土,類似文物的主要特點是帶子上連接了很多呈方形或長方形,有的上緣作並列的正視鳥形,或由鳥變成的鋸齒形,有長條形和十字形镂孔,也有直線和之字形紋飾。但共同點就是其紋樣都極為特殊,形制風格也如一,形體略有大小之別,花紋镂空且富有變化。因此,“镂空銅帶銙”一經展出,許多參觀的市民就開始對這款古人的“腰帶”感興趣,在贊歎古人技藝精湛的同時,也都紛紛用手機拍下館藏文物照片以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