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央視《絲路新發現》聚焦炳靈寺石窟

央視《絲路新發現》聚焦炳靈寺石窟

日期:2016/12/14 12:41:15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2013年12月29日,中央電視台大型跨年特別節目《絲路新發現》以《古渡口炳靈寺發現洞窟題記》為題,分別在《朝聞天下》和《新聞直播間》欄目中報道了在炳靈寺石窟第169窟內發現中國佛教石窟寺現存最早的紀年題記——“建弘元年”題記(420年),這方墨書題記為甘肅乃至全國其它古老石窟的分期斷代提供了標識。這也是央視新聞頻道去年第三次聚焦炳靈寺石窟。

    據了解,《絲路新發現》是中央電視台新聞中心以“絲綢之路經濟帶”、“絲路申遺”為契機而策劃的大型系列節目,也是央視新聞頻道首次對絲綢之路的全景記錄,節目將沿著古絲綢之路上的重要節點城市,著眼於借古問今,挖掘和展現古絲綢之路上的新活力、新希望,以獨特新穎的視角解讀神秘傳奇的絲路文化。節目已於2013年12月20日在央視《朝聞天下》、《新聞直播間》、《新聞30分》等欄目播出,至2014年1月10日左右結束。

    炳靈寺石窟是公元4世紀至10世紀持續開鑿於黃河岸邊的絲綢之路要道上,是絲綢之路起始段河西走廊與中原地區交接地帶現存最早的佛教石窟寺,其佛教藝術受到了同時代西方、南方和中原的多重影響,展現了因絲綢之路宗教交流而引發的石窟藝術這一外來藝術形式與中原文化相結合並獲得發展,不僅為佛教初傳入漢地提供了准確的紀年題記佐證,還因其位置的便利而呈現出不同年代和區域藝術風格並存的特征,它見證了佛教在中國發展興衰的全過程,以及漢傳佛教和藏傳佛教兩種藝術形式的更替繁榮,也是我國石雕藝術延續時間最長的石窟之一,保存有最早期、中期和最晚期的壁畫和石雕,被譽為中國“石窟百科全書”,1961年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列為全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7年被列為絲綢之路整體申遺重要備選點。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