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走進麗水文化 展望最美象溪一村

走進麗水文化 展望最美象溪一村

日期:2016/12/14 12:57:01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走進麗水文化 展望最美象溪一村

    象溪一村僅有700多村民,高姓是這個村的第一大姓,占超過全村的80%。村兩委十分重視村裡的基礎設施建設,從大力開展體育健身場所建設到弘揚文明好學村風,象溪一村村干部始終將村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

    回望1300多年前象溪一村的祖先高浩,乃唐神龍進士,翰林院大學士高鑑之子,他本身也是官拜正三品的福建泉州府刺史。受祖先光輝歲月的影響,象溪村民也是展現了他們對求學方面的熱衷,歷史上,象溪一村出了多個秀才與名人,其中包括是松陽縣十大歷史名人之一的高煥然,其廉明的官風,傑出的才華受到松陽人的一致崇敬,所撰寫的《松陽縣志》更是麗水一大瑰寶。象溪人的求學之路可謂久遠,在八百多年前,朱熹在松陽講學後回程路經象溪一村,在村民的苦苦挽留下又在此地講學三天,象溪人為紀念朱熹,特地為此開設了朱熹講學地與紀念館等旅游景點。從1300多年前的祖先高浩至如今的多名能人學者,象溪一村在各個朝代都出過名人大家,共計三位進士,九十名秀才,可謂當之無愧的“秀才村”。 

走進麗水文化 展望最美象溪一村

    象溪一村現如今是國家三A級景區,靠著村中二十多處的旅游景點與建村1300多年保存下來的豐富文化底蘊,象溪一村已逐漸走在了發展旅游資源的前端。“外顯內隱”是象溪一村獨特的建築格局,從溪對岸看,我們將看到的是現代化的樓房與街道,干淨整潔的環境讓人仿佛來到一個經濟高速發展的現代化城鎮,但當進入村莊,來到村中小巷,一排排一列列的古建築則會展現出象溪一村豐富的歷史底蘊。除此之外,象溪一村的排水系統也采用了這一特點,在村干部的奇思妙想下,象溪人將道路兩邊的排水道上蓋了一層水泥,即不妨礙排水,更清除了異味,還加寬了道路,真是何樂而不為呢。

    象溪一村的旅游文化正處於起步階段,但各景點已初具規模,其中包括石門廣場,元壇廟,太守第,朱熹講學地等。石門廣場項目可以說是象溪一村最大的旅游景點項目了,據打算,象溪一村將收集一百道石門放置於廣場之上,現如今已安放近一半,放眼望去,那各具特色且寓意豐富的石門根據獨到的排列方式一一展現在眼前,形成一道靓麗的風景線。

    據村領導說,象溪一村已開設了三屆溪魚節,將象溪溪魚產業的名聲徹底打響。說道這,村干部講了一個關於溪魚節的故事:在2013年第一屆溪魚節剛剛結束的幾天後來了一對上海老夫婦,然而當時象溪一村的旅游項目剛起步,村裡連個住宿的地方都沒有,村民也問起從哪得知有象溪一村這麼個地方,這對夫婦回答:在互聯網上,這兒的溪魚節弄得很漂亮,就想來看看。這時,一位樸實的象溪村民接待了他們,並承諾:來我家吃,來我家睡,不收你們錢。 

    象溪一村旅游的導火索不是錢,是情!展望這個書香濃郁的村莊,觀賞這美妙絕倫的村景,回首這些樸實勤懇的村民,象溪一村將在歷史的回廊中越走越遠。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