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木蘭陂—最完整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之一

木蘭陂—最完整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之一

日期:2016/12/14 12:48:15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木蘭陂位於距城區約4公裡的木蘭溪下游、木蘭山下。它是攔腰截斷木蘭溪的一座古塬,是我國現存最完整的古代大型水利工程之一。

    這裡的溪水匯集了自永春、德化、仙游的三百六十六澗水,奔騰入海。因受海潮影響,時常泛濫,給沿岸人民帶來極大的災害。北宋治平元年(公元1064年),長樂女子錢四娘攜金來此,選擇在樟林村旁的將軍灘;壘石築陂。陂體工程剛建成,就被洪水沖垮,錢女憤而投水自殉陂。隨後,長樂進士林從世繼錢女築陂志,攜資十萬缗,擇址於下游溫泉重新築陂,也告失敗。

    宋熙寧八年(公元1075年),侯官人李宏與僧人馮智日再次主持築陂,陂址選擇在錢、林築陂遺址之間、溪水廣闊,平緩的木蘭山下。歷經八年,大陂終於建成。陂因建在木蘭山下而得名。 

    木蘭陂包括陂首樞鈕工程、渠系工程和沿溪堤防工程三部分。陂首為堰閘式滾水壩,用巨塊花崗石叢橫鉤鎖迭築。陂全長219.13米陂墩石柱33座,高7.5米,有32孔閘門。陂的南北兩端,建有總長500多米長的護陂堤。陂右修干渠120余公裡,沿線建陡門、涵洞等三百多處,支渠無數,灌溉南北洋田萬余項。

    木蘭陂水利工程有引水、蓄水、灌溉、排澇和擋潮的綜合作用。創建後,中經南宋紹興二十八年(1158年)、元至正間、明永樂間、嘉靖間、萬歷間、清康熙、雍正、乾隆間先後數次維修,保存至今。

    為記念建陂者的公德,木蘭溪南岸建有錢四娘、林從世、李宏、馮智日祠廟,分別為:錢妃廟、李長者廟、馮大師廟。錢妃廟即宋時“協應廟”。現已將該廟群為“木蘭陂紀念館”。館內收藏有12塊碑石。其中有明代以來名人撰寫的歷次修陂碑石、1962年冬郭沫若參觀木蘭陂後寫的《詠木蘭陂》詩碑等。新中國成立後,木蘭陂得到保護和整修。1958年新建木蘭倒虹吸管,把東圳水庫的水引進木蘭灌區,擴大灌區面積十余萬畝。

    木蘭陂1988年1月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