園中有園步移景異協調自然錯落有致 改造工程收尾即將免費開放市民將享受高品位文化生活和休閒娛樂空間

改造後的人民公園呈現出濃郁的江南特色
列入全市市容綜合整治重點工程之一的人民公園提升改造工程,目前已進入收尾階段,即將向全社會免費開放。屆時,人民公園將以嶄新的南方園林風貌,為市民提供一個高品位的文化生活和休閒娛樂空間。
人民公園的前身是津門富豪大鹽商李春城的私家花園,名為“榮園”,始建於清同治二年。解放後,李氏後裔李歧美把榮園獻給國家。政府對該園進行了全面規劃改造,1951年7月1日正式開放,更名為人民公園。1954年,毛澤東主席親筆題寫了園名,這也是毛主席為我國公園的惟一題字。


人民公園經過提升改造工程後,整體景觀具有南派園林的獨特風格,園中有園,步移景異,整個公園將形成一個以休閒娛樂為主的綜合性公園。園中一條環形河將東西南北中五個區域自然分開,大小形狀不一,各區域情趣各異,協調自然,錯落有致,且保留了古建築“顯密園通殿”,公園東南隅保留了古建築“藏經閣”。
經過提升改造後的人民公園,擁有商業載體10個,建築面積近7000平方米。注重中式元素與安靜風格的統一,采用向社會公開招商辦法,吸引一批諸如高品位茶文化、津味特色的高端民俗演出業態入駐,形成一個中式文化和現代元素交融的聚集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