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郊滄桑汪中墓
日期:2016/12/14 12:56:37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汪中,清代揚州學派重要代表人物。乾隆十年(1745)生於揚州。
汪中出身孤苦,幼年無力求學,由寡母啟蒙,後依書商為傭,遂得博覽群書,尤致力於經世致用之學,在史學、文學、哲學諸方面均有很高造詣,海內稱為通儒。著有《述學內外篇》、《廣陵通典》、《容甫遺詩》(汪中號容甫)、《經義知新錄》、《春秋後傳》諸書。特別是《述學》中的《廣陵對》,備述揚州故實,一時間傳誦京師,甚至有將全文刻成屏風,張於揚州會館壁間者。汪中為人耿直,不囿時俗,敢於標新立異,又被人稱為“狂傲”,故一生坎坷。
乾隆五十九年(1794),汪中應邀赴杭州檢校文瀾閣《四庫全書》,著手僅兩月,竟於年末病逝於西湖僧捨,不久靈柩運回揚州,葬於揚州北郊西方寺西北一裡許處。該墓四面原有土埂築成的圍牆,西側有約一畝見方的池塘,栽種荷藕。墓前有一石碑坊,由揚州知府尹秉绶親筆書“大清儒林汪君之墓”。
汪中墓位於維揚區城北鄉三星村葉橋組境內。因墓地年久荒蕪,1984年,揚州市政府撥專款重修其墓。20多年過去,墓園圍牆經風吹雨淋,已呈斑駁之態,更顯滄桑,游人至此,常油然而生追思先賢之情。目前,城北鄉已經對墓園周邊環境進行整治,保持了墓園本來形象。該墓現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閱讀:
榆林文物保護和開發利用六點建議
北京三座城牆角樓年內開工復原
波士頓設計是“醫生”還是“凶手”?
北京中軸線兩側現代建築將整治和拆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