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宋家莊:紫荊關外第一莊
日期:2016/12/14 13:04:25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三大家族一口井,主人二字為昌明”。在長城外的太行山與燕山交會處的塞北蔚縣有一個風格奇特、文化內涵豐厚的宋家莊,因為地處連結蒙古大漠和西北高原的咽喉要沖,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所以被譽為“紫荊關外第一莊”。宋家莊民風純樸,民居古建築保存較好,特別是村莊建築格局所呈現的“主人”二字,更是村莊建築中的奇觀,其中深意引人遐想。
據專家考證,遠在新石器時代宋家莊一帶就有人類棲居;北魏建村立寨,隋唐以後這裡已是十裡一堡、五裡一莊的繁華之地。據《蔚縣志》記載,宋家莊古堡長168米、寬166米,始建於明洪武初年(公元1372年),坐落在蔚縣盆地的南北通商大道上。來往商旅的晝夜穿梭,既給這裡的人們帶來生活所需,又帶來物質和精神文明。雖說地處偏遠,當時卻客棧、茶樓、店鋪、書場一應俱全。昔日的古廟古屋歷經600多個春秋的風刀霜劍,雖在殘損的坍塌,古韻風貌依然當年。
建築格局挺奇特
從遠處看,坐北朝南、四牆高圍一門獨出的宋家莊猶如一座雄偉森嚴的龐大堡壘。因為堡門上方由青石雕刻的匾額上刻著“昌明”二字,宋家莊又稱“昌明堡”。“昌”是繁榮興旺,“明”是光明遠大,二字結合,就表達了建堡人期望堡內多出文臣武將、家業興旺的美好願望。
堡門上高聳著一座魁星樓,登上樓整個村莊的明清時代建築盡收眼底。仔細觀察那些整齊有序的街道和院落,就會發現古人在規劃設計這座村莊的每一條街道和廟宇時都有深刻的寓意和寄托。堡牆內,一條寬敞平坦由青石子鋪成的南北豎街從堡門一直通到“一”字形東西大街上;堡正中也是一條東西橫街,與堡門內的東西橫街形成三個等距離的“一”字。三橫與一豎相交,街道布局正好組成一個“王”字。而與堡門遙相呼應、坐落在北圍牆正中凸顯處的真武廟恰似一個巨大的“點”,不偏不倚正好落在“王”字的當頭,使“王”字又變成了“主”字。從魁星樓向南觀望,堡門外正南約五六米處與堡門洞相對應的是一座關帝廟,由堡門通向堡外的路被關帝廟分開形成左右兩條斜街,一條向東南、一條向西南,延伸數十米,匯入一條東西大道。這兩條斜街、恰似書法家筆下的一撇一捺,與堡門洞下那段連接堡內南北大街的路貫通一氣,呈現出個規范的“人”字來。將這種街道奇觀相連,便赫然成了令人吃驚的巨大“主人”二字奇觀。
中國古代村莊建築講究風水,組圖組形而建者很多,但將一個村落的街道和民居組成“主人”二字尚屬首次發現。當年建堡人是希望這堡中之人成為這土地的主人,還是國家的主人?無史料可考,但將這種獨具匠心的設計與“昌明”匾額和魁星樓、真武廟、關帝廟相連,卻不難猜出其中的寓意來。關帝威武不屈、義蓋千秋,把守堡門保佑堡中人四季平安;真武鎮北,主風雨,自然是期望年年風調雨順;魁星樓高聳堡門,激勵堡中人英才輩出,如此“昌明”社會就不難變成現實了。
推薦閱讀:
許昌關帝廟的文物價值
山西古代建築精華之湯廟謎團
山西古代建築精華之永樂奇觀
文昌數百年古宅“九牧堂”
宋家莊人不姓宋
說起宋家莊,您是不是以為“宋”姓應該居多呢?但在宋家莊中,幾百年前就沒有了宋姓。只是當地人都說這宋家莊是因宋姓人始建而得名的,見證了古堡輝煌的卻是韓、蘇、鄒三大家族。
蘇姓先祖名蘇鎮,原籍上海。據祖籍所載,1399年,蘇鎮曾祖父隨燕王朱棣掃北,因屢建戰功被封為將軍,遺田產建起蘇家莊。其父蘇瑛授明威將軍,蘇鎮襲父職。1517年,因蘇家莊缺水舉家遷入宋家莊,成為宋家莊中地位最為顯赫的大戶人家。蘇氏九代將軍在明朝的顯赫地位,不僅給宋家莊帶來了興旺和安寧,也留下了大片精巧秀美具有江南風韻的建築群。
與蘇氏家族世襲將軍位不同,鄒氏先祖雖不是朝廷官員,卻也受過皇帝的表彰。其中緣由要從一個故事說起。明成化年間,鄒氏先祖鄒銘作為蔚州知州的師爺隨任於蔚州,因其為人豁達、樂善好施而深得民心。後來知州升遷,他被鄉紳聯名懇留,於州城西關置田十畝居住。有一年他種了幾畝香瓜,瓜熟時有一山西客商路過,鄒銘摘香瓜讓其解渴歇息。談話投機不覺天色已晚,客商告辭而去。鄒銘這才發現客商將一裝有幾百兩銀子的包裹遺忘在瓜棚之中。他將銀子包好藏於瓜棚炕洞裡,等待客商來取。這一等就是三年,客商再次到來時鄒銘將銀子如數奉還,可客商卻說什麼也不肯收。二人爭執不下,只好見官了斷。州判不服、府判不清,官司直打到了成化皇帝處。皇帝谕:銀子鄒銘留下,再賜紋銀百兩為鄒家建一祠堂,以彰“拾金不昧”之精神。從此,鄒家成了蔚州聞名的富戶。鄒銘死後,其子將其安葬在宋家莊界內。為守祖茔,鄒氏後代舉家遷入宋家莊。
韓家是本地人,分成三家:一家為韓家镖局,一家為韓家大院,一家為同姓認祖的韓氏人。韓家镖局由韓瑛創建於清道光初年。韓瑛自幼喜歡習武,擅使一把陰陽刀,威震四鄉。其子韓邦元中武科進士,被同治皇帝賜“父子武魁”御匾。韓姓的另一族住在宋家莊真武廟前的東街上,有大小房捨60余間,雖無豪門貴族的浮華,但典雅精美,純樸清麗,是如今堡內保存最完好、面積最大的古民居群,被專家學者們稱為“中國北方古民居之瑰寶”。
三大古風代代傳
“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宋家莊那口有630年歷史的古井至今依然清冽甘甜、四季不枯。它不僅養育了宋家莊一代又一代的人,也醞釀了這裡樂善好施、誦經唱戲、誠實守信的三大古風。
被列入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名錄的“穿心戲樓”見證了宋家莊的昌盛。戲樓坐南面北,高大宏偉,上可演戲,下可通車,整個大街就是它的觀眾場,生動反映了堡中人世代對戲劇的酷愛與迷醉。
推薦閱讀:
許昌關帝廟的文物價值
山西古代建築精華之湯廟謎團
山西古代建築精華之永樂奇觀
文昌數百年古宅“九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