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嶺南建築“旋梯樓”陳廉伯公館

嶺南建築“旋梯樓”陳廉伯公館

日期:2016/12/14 12:56:37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陳廉伯公館

陳廉伯公館

旋梯樓

旋梯樓

旋梯樓

旋梯樓

旋梯樓

旋梯樓

    陳廉伯公館位於廣州荔灣區龍津西逢源路沙地一巷36號,是一棟仿歐式五層樓房,屬獨立式的樓宇建築,坐東朝西,建築物首層用地面積約400平方米,有法式的半地下室,有利於防潮和防止蟲蟻等對人居部分的干擾,沿石梯上首層建築,突顯樓房主人的身份高貴不凡。東門入口處原有獨立門洞防護,供護衛員看守,大樓以一大型的旋式樓梯,輔以廊台,方便各層統一由梯間作上下聯系,饒有氣派特色,又保持了各層的獨立使用,別具匠心,頂層為四檐滴水的中式大屋瓦面裝飾,呈現出中西結合的建築特色,使人感到主人的文化底蘊,既熱衷西方多層樓宇的建造技術與藝術,又不忘中國式屋頂的運用,從舊照片看大樓的造型可以看出設計者的技術才華,匠心獨運。

    記得1962年,廣州市建築設計院派出兩位工程師到區,從備戰備荒出發,查勘城區內的每一座三層以上的鋼筋三合土樓房建築,第一次將陳廉伯公館鑒定為“石屎結構”。因為每層樓底都是石屎樓底;第二次復查,是從五樓往下,對大瓦面底下的平底檢查,鑿開發現有木金字架在其中,其下是批平的底部,全是高級的石膏批蕩,堅實平滑,30余年仍完好如新,往下鑿開各層板底,一一露出木桁梁,大家均感到意外與驚奇,才作出不是鋼筋三合土建築的結論。就其用材作年代推斷,可能是清末建築。大樓四周,留有獨立的巷道,寬在2~3米間,利於綠化與防火交通安全,北臨荔灣湧,為建築物之後花園,面積達300平方米。

    臨水處有圍牆圍閉,內附小廊,東北再建有穹隆二層小亭,既為大樓建築壯色,又有觀景和守護功能,內有水門,供主人每天乘汽船往返沙面時作上落碼頭之用。該樓還是“荔灣俱樂部”結交粵系陳炯明、桂系軍閥等高官的場所,後來商團事件也曾用作指揮部。可惜大樓頂部瓦面被拆並作了平頂加層,後園部分園地被占用作小商鋪,一代名樓,已面目全非,陳廉伯公館1946年曾作兩廣監務公署辦公,有憲兵守護。新中國成立後成為機關宿捨至今。1993年8月被定為廣州市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閱讀:

佛山祖廟:獨具嶺南傳統建築神韻

嶺南建築之鍋耳屋

玉荷葉杯

家居風水中窗簾的布置講究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