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齊長城遺址
日期:2016/12/14 12:42:13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齊長城,西起濟南市長清區孝裡鎮,東至青島市黃島區東於家河村,橫越泰沂山區,橫亘山東境內,是春秋戰國時期齊國修建的規模巨大的軍事防御工程,修建於公元前685年至公元前485年間。
齊長城在淄博地區的遺存,分布在博山、淄川、沂源兩區一縣境內,長155240米。齊長城是一項浩大的防御工程,非一個時期所完成,西段在春秋時期的魯襄公18年(公元前554年)告一段落;而東段則在戰國時期齊宣王時修至海濱,始全部竣工。據《史記·楚世家》正義引《齊記》說:“乘山嶺之上築齊長城,東至海,西至濟洲,千余裡以備楚。”齊國修建長城之目的,在春秋時期是防御魯國入侵,發展到戰國時期,魯為楚所滅,復用於防御楚國。《括地志》記述了齊長城的准確走向:“長城西北起濟州平陰縣,緣河歷泰山北崗上,經濟州淄川,東至密州琅琊台入海,以山為勢,蜿蜒千裡”。
齊長城博山段上接萊蕪市西北境逯家嶺,迤逦向東入雙堆山、九龍峪遺址,經鳳凰山、峨眉山,東逾秋谷接荊山遺址;下連黑山點將台、亮兵台、東南蘇家溝圍屏山遺址;經岳陽山,逾淄水,入三台山,直到黑虎寨;下接臨朐縣之沂山。橫亘博山區65華裡,跨經136座山峰,至今尚存遺跡13段,計長5000余米。淄川區境內齊長城位於淄河鎮城子村東鹿角山、馬鞍山、雙泉村劈山一帶,全長30公裡。沂源縣境內齊長城自博山區延伸入境經土門鎮大峪頂山逶迤東去,穿經土門、三岔、悅莊三個鄉鎮,於悅莊上枝村北入臨朐縣境。境內齊長城32540米,經山頭88座,遺址明顯處1600余米,最高處1.4米,寬約6~8米不等。
歷經2000多年的風雨滄桑,齊長城受自然和人為破壞嚴重,如今多已傾圮,原貌不可復見,是古代建築規模最大的工程之一。
齊長城遺址於2001年被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推薦閱讀:
鹫峰寺:桑乾河流域著名佛教寺廟
張家口蕭太後的“梳妝樓”
北京歷代帝王廟 中華民族的家廟
山西三朝古建精華 陽城開福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