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有哪些 >> 北魏宮城

北魏宮城

日期:2016/12/14 13:07:16      編輯:古代建築有哪些
    北魏統一中國北方,所建宮殿在魏晉洛陽宮基礎上又吸收了東晉、南朝建康宮的特點。

    宮城也建有內外三重宮牆,最高政權機構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仍在第二重牆內,第三重牆內分為朝、寢兩區。

北魏洛陽宮城平面示意圖

1,尚書省門   2,尚書省   3,南止車門   4,太極殿   5,太極東堂   6,太極西堂   7,式乾殿   8,顯陽殿  9,徽音殿   10,含章殿   11,宣光殿   12,明光殿   13,晖章殿  14,嘉福殿   15,西省   16,東省
    朝區中以主殿太極殿和與之並列的東堂、西堂為中心,殿南有廣庭,南對宮城南面正門阊阖門和門外的銅駝街,形成全宮、全城的主軸線。太極殿與東堂、西堂間有橫牆,牆上有門,門內即寢區,在中軸線上建有前後兩組宮院。前一組為式乾殿和顯陽殿,後一組為宣光殿和嘉福殿。四殿前後相重,左右各建一翼殿,都形成和太極殿及東西堂相似的三殿並列布局,並前有殿門,左右有廊庑,圍成四個宮殿庭院。在顯陽殿和宣光殿之間有一條橫街,稱為永巷,將寢區中軸線上的四所宮院分為兩組。永巷東西經東西面宮牆上的三重門可通到宮外。在中軸線上四座宮院的兩側還有次要軸線,建有若干次要宮院。北魏宮寢區的布局雖然和魏晉時基本相同,但在性質上已有改變。式乾、顯陽兩所宮院已不再像魏晉洛陽宮和東晉建康宮那樣用為帝寢、後寢,皇帝常在這裡進行公務活動,性質近於東堂、西堂。

    如果說寢區為皇帝私宅,這正殿就近似於宅中的前廳,而永巷以北的宣光、嘉福等殿才是居住後妃的寢殿。這種使用性質上的變化,實是隋唐時期宮殿布局發生新變化的前奏。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