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為古建築為未來城市的仿古建築更高發展做貢獻

為古建築為未來城市的仿古建築更高發展做貢獻

日期:2016/12/15 1:34:21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駱駝城遺址在甘肅高台縣境內,位於河西走廊中部,黑河中游,是國務院公布的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中國古“絲綢之路”交通要道上保存最大、最完整的漢唐古城遺址駱駝城遺址,今年開始進行維修加固。這是中國政府首次對這座千年古城進行搶救性保護。駱駝城遺址漢代時為樂涫縣,十六國前涼時置建康郡,後涼龍飛二年(公元397年)太守段業創建北涼政權。

    負責進行駱駝城土遺址搶險加固勘察與設計工作的敦煌研究院認為,駱駝城是古“絲綢之路”的名城和西域重鎮,駱駝城遺址保存完整,是典型的漢唐邊郡城池,軍事設施十分齊備,是目前國內保存最好的漢、涼、唐代古城。 按照《駱駝城遺址搶險保護加固工程初步設計報告》,將對駱駝城土遺址進行牆體表面防風化加固、牆體掏蝕沖溝加固、裂隙加固、穩定性加固、城內沖溝整治、防護圍欄、考古清理等工程建設,以搶救已經瀕臨危險的文物,防止自然和人為的破壞。南部戈壁地帶分布有漢晉十六國時期的墓葬,北部沖積黃土地帶為古代農耕區。歷史上,這裡是中西文化交流的聚集地,駱駝城遺址周圍出土的大量彩繪壁畫磚、琉璃瓦木板畫和彩繪木器,反映了該時期中西文化交流的繁榮景象。深圳龍崗區環保水務局辦公室李瓊芳副主任介紹,目前,清林徑水庫主要靠雨蓄水。去年深圳是干旱年,降水量太少,以致部分庫區干枯見底,許多古村都露出了水面。為了改變靠天吃飯的局勢,清林徑水庫現在正引水調蓄,進行擴容。

    西線是從東莞方向、東線是從東江方向。庫區建成以後,蓄水規模將增加8倍,由原來的2715萬立方米增加到1.86億立方米,水庫正常蓄水面積由現在的2.68平方公裡擴大到10.71平方公裡,將成為深圳市規模最大的水庫。現有水庫周邊的6個村落:上嚇山村、沙坑村、下寮村、上寮村、佰坳村和焦湖村,將逐漸被水淹沒。周主任表示,該工程已於2010年8月份動工,經過四到五年的建設期,預計2015年完成水庫擴建,再經過2年的蓄水,到了2017年的時候,清林徑水庫常年水位將由原來的58.7米上升到79米,而浮出水面的古村落,水位只要超過50米就會被淹。

    我們一般會對庫區建築進行清理,當看到晶報對湖底古村的報道以後,我們還是按照原則,只在新擴建區域進行清庫。現在的黃龍湖將會和清林徑水庫合在一起。新清林徑水庫不再靠天吃水,在兩條飲水渠琉璃瓦使用以後,水庫可以自動調節水位,水位會維持在一個水平上,不會大變。被水淹沒的不僅是古村落,更是厚重的歷史文化。”——最早發現沉睡水底五十多年的古村落浮出水面的深圳市民南兆旭,曾在微博裡贊美古村落“殘垣斷壁上野花盛開,青草生長,白鹭在其中漫步覓食”的美麗。在這塊土地上沉澱的都應該列入發展對象,為未來城市的更高發展做貢獻。將古村落與當地文化產業鏈結合起來,這會讓整個城市看起來更有味道。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