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過渡期近3年 千年古寺“退市”有名無實?

過渡期近3年 千年古寺“退市”有名無實?

日期:2016/12/14 11:06:05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潭、戒兩座千年古寺“退市”的拉鋸戰終於接近尾聲,博弈近一年,最終古寺“退市”的結果卻顯得有些有名無實。     北京文化7月2日公告,擬與北京市門頭溝區旅游委簽署《關於潭、戒兩寺退市相關事宜的協議》及其補充協議,政府方面成立將管理中心,收回潭柘寺、戒台寺兩寺經營權和管理權。     表面來看,千年古寺“退市”僵局似乎終有破解,但根據協議,過渡期長達近3年。在此期間,北京文化將協助政府進行管理,作為“現金牛”的古寺收益權仍歸北京文化。     7月3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致電北京市門頭溝區旅游委,值班人員表示,因不是工作日,無人能夠回應相關問題。同時,記者致電北京文化,但無人接聽。     過渡結束恰“遇”合同到期     北京文化7月2日公告,經與北京市門頭溝區政府反復的協商與溝通,公司擬與北京市門頭溝區旅游發展委員會簽署《關於潭、戒兩寺退市相關事宜的協議》及補充協議。     至此,潭、戒兩寺在“退市”的邊緣徘徊了半個月,門頭溝區政府自定的期限6月30日已過,但持續近1年的“兩寺退市”卻似乎只能畫個逗號。     根據公告,門頭溝區旅游委收回潭、戒兩寺經營權和管理權,並成立潭戒景區管理中心,具體負責潭、戒景區的日常管理工作。但同時,為保障潭、戒景區管理的連續性和職工隊伍的穩定,北京文化將在過渡期間協助管理中心負責日常管理工作。     名為協助管理,但實際的收益權仍保持原樣。北京文化在公告中表示,根據協議約定,協議的簽訂對公司經營和財務不構成重大影響。而此次相關協議簽署後,雙方在此之前簽訂的所有潭戒兩寺的相關條款都將失效。     兩方協定的過渡期為2016年7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時長近3年。而過渡期結束的時間,恰是北京文化對兩寺承包合同到期的時間。     另外,根據協議,潭、戒景區2019年6月1日起才能由區旅游委自主管理。到時,寺內資產將由北京文化交予區旅游委,而寺外北京文化單獨投資的旅游設施將參考市場公平價格由門頭溝區旅游委指定機構對資產進行審計回購。     歷經艱辛談判的協議簽訂後,過渡期門頭溝區旅游委設立的管理中心將發揮怎樣的作用?記者7月3日下午致電北京文化,咨詢日後兩寺經營管理的具體處置方式,但電話無人接聽。門頭溝區旅游委的值班人員則對記者表示,非工作日,無法回應相關問題。     退市利益博弈終妥協?     “兩寺退市”僵局由來已久,這被政府方面認為是“歷史遺留問題”,但背後似乎是一場利益博弈。     1998年,潭、戒兩寺與妙峰山、靈山、龍泉賓館等一起作為旅游資源捆綁上市,承包經營期限至2019年6月1日為止。但後來國家出台了相關政策,要求各地方不得將宗教活動場所作為企業資產上市,門頭溝區潭、戒兩寺列屬退寺景區范圍之內。     雙方的正面交鋒在2016年年初凸顯出來。2016年2月起,北京文化多次發布公告解釋“兩寺退市”相關情況,並稱公司將積極維護股東和公司的合法權益,請門頭溝區“信守有關承諾和協議”。而同時,門頭溝區政府也多次向媒體表示,2016年6月30日將會完成“兩寺退市”工作。     與兩寺情況不同,一同上市的靈山景區於6月15日被北京文化提前歸還,原因為轉型戰略及標的盈利能力不理想。相較之下,兩寺的盈利能力可謂“現金奶牛”,不論對哪一方來說,都值得一搏。     據北京文化披露,兩寺2014年營收貢獻總占比為 17.87%,2015 年為20.48%.其中,潭柘寺在2015年淨利潤達2659萬元。     而在今年一季度業績大幅下滑至虧損2504.41萬元的情況下,潭柘寺仍將是北京文化重要的業績支撐。北京文化亦曾披露,“若未來退市事宜完成,公司提醒投資者注意當年度收入可能會出現增速放緩甚至下滑的風險。”     此次歸還兩寺經營權卻保留收益權,對北京文化而言是稍松了一口氣。雖然北京文化自2013年起開始布局影視產業,但兩年過去,旅游產業仍是其利潤的重要來源。2015年,包括兩寺在內的旅游服務板塊貢獻1.53億元收入,占當年收入總額約44%. (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