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仿古建築建設到達巅峰 鄉土建築也達到了輝煌的高峰

仿古建築建設到達巅峰 鄉土建築也達到了輝煌的高峰

日期:2016/12/15 1:31:57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為了有效保護這些重要的文化遺產,近年來,全省大力加強文物保護員隊伍青瓦建設,發展文物保護員近6000名。廣大文物保護員不計名利,不計得失,白天定期檢查巡邏,夜間不定期對各文物保護點進行檢查,盡職盡責地守護著全省各級文物保護單位,在文物日常保護、文物安全巡邏檢查、文物知識宣傳教育等各方面都做出了顯著成績。城市的建設和發展對鄉村傳統村落形成了巨大的沖擊。近十幾年來,大量承載著我們民族上千年文化傳統的古村落,正在遭到嚴重的破壞並迅速消亡,令人無比痛心。

    河南省文物局鼓勵受到表彰的優秀文物保護員珍惜榮譽,發揚成績,再接再厲,在文物保護工作中取得更大成績。同時,號召全省文物保護員向先進學習,進一步增強工作的責任心,加強對田野文物的巡查保護工作力度,維護全省文物安全穩定大局。

    踩街文化誕生於我國隋唐時期,最早是春節期間百姓自發聚在一起,載歌載舞相互慶祝。在我國很多地方都有多種形式的踩街風俗。世代相傳,年年舉行,一般在農歷正月,個別村落、鎮區街道在二月,為的是祈求新一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洪濑“天香”活動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據說以前鄰裡糾紛也往往因共同參加踩街而矛盾冰消瓦解。因此,“天香”不僅是洪濑盛大的節日,更是村民連接感情的紐帶。

    中國產生了燦爛的農耕文化。農村成了中國的文化中心,鄉土青瓦建築也達到了輝煌的高峰,不僅數量多,而且在世界上有很鮮明的特色,其中有大量遺物從類型上看是其他國家所沒有的。我們不能眼铮铮地看著上千年的文明毀於一旦,更不允許見證歷史發展的古村落就這樣消失殆盡,搶救古村落、保護文化遺產是歷史賦予我們的責任和使命。它會遇到眾多意想不到的矛盾和難題,那麼,是不是傳統古村落就一定不能保護或保護不好呢?從1996年第一個古村落保護單位誕生起,這十幾年的經驗教訓,及今日取得的成績告訴我們,古村落不但能保護,而且能保護得很好,這就是浙江蘭溪的諸葛村,堪稱古村落保護的典范。

    諸葛村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此時的諸葛村需要修繕整治工作非常多,如村落環境整治,瀕臨倒塌的老房子要調查維修,要疏通水塘、水道等等。然而,當保護工作還沒理出頭緒時,為了盡快發展旅游。在這位領導的指示下,開發商又在諸葛村北漏塘的進村口,村落保護的建設控制地帶內,建起一排40間,二層的仿古建築,刺眼的白牆與水泥將後面的風景擋得嚴嚴實實,這四十間一長溜房子,開間高矮一樣,村民戲稱其為“火車皮”,嚴重破壞了諸葛村原有水口景觀。早在1958年大躍進時期,諸葛村原商業區上塘(水塘)被填平,上面建起了四座二、三層的青瓦磚房,有供銷社、百貨店、郵電局、自來水公司等,周圍的商業建築也被遭到部分破壞,村內生活環境變得擁擠、雜亂,由於水塘被填,全村水道也因此淤堵,清水塘成為臭水塘,給村民生活造成極大地不便。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