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中國古建築布局講究方位 十分注重方向

中國古建築布局講究方位 十分注重方向

日期:2016/12/15 1:29:1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清華大學教授梁思成和他的妻子林慧茵,以唐吉柯德的勇氣,單槍匹馬,怒戰群雄,試圖保護北京的古跡。但是,當時極少有人理解他們的良苦用心。半個多世紀過去了,他們曾經希望保留的京都城郭早已滄海桑田,面目全非了。保護北京古跡到底有何意義呢?

    似乎這些文物的真正價值僅僅在於它們的市場價格和歷史研究上的資料價值。 保護文物和古跡似乎一直是一種口號和宣言,沒有人從理論上揭示保護文物的意義。我們為什麼要保護古老的建築呢?這些上了年代的老宅子對於今天有什麼價值呢?查閱文章,僅僅看到這樣的評論:“這些古跡具有極為珍貴的歷史價值。” 那麼,對於這種所謂的價值,它到底是什麼呢?
 
    歐洲所有城市最大的特點和價值就在於它們的古老和現代。那裡有中世紀時期保留至今的城堡和最為前衛的當代建築群。這樣,記載歷史和文化就存在兩條並行的主線:一條是文字歷史,一條是從古代到今天的建築。它們相輔相成,時空對仗,雄辯清晰,渾然一體。於是,抽象的文字和直觀的琉璃瓦建築就構成即可以思維想象也可以直接觸摸的“文明史。” 為什麼歐洲人如此注重自己的文化遺產和都市古跡呢?它有何理論的依據嗎?

    既然,文化對於人類如此重要,那麼兩者之間有什麼關鍵性的內在聯系嗎?從科學的分析方法出發,我們首先假設:人類依托文化而生存。我們然後來證明這個假設。 他認為文化是一種包括知識,信仰,法律,道德,傳統等一切人類賴以生存的“工具。” 文化是一種十分“脆弱” 的現象,因為文化時刻在變化,而且很容易消失。比如,一種語言,屬於文化的一部分,很容易在歷史的進程中消亡。

    它甚至可以被認為是一種“技術。”人類的產生,發展,生存完全依賴於各自的文化。因而,文化作為一種技術是可以學習和傳播的。文化最為醒目的標志是語言,比如意大利語,華語,阿拉伯語。這些文化的明顯標志可以用來清楚的區分文化之間的不同。除此之外,還有傳統,習俗,宗教,和服飾。其中習俗是行為,宗教屬於思維。

    那麼文化對於人類便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從心理學的角度出發,文化對於人來說直接關系到精神的支柱和內在的自尊。文化不僅是一種生存需要的工具和技術,它更為重要的意義在於提供一種民族自我認同和社會歸屬感。人的心理堅韌程度正比於他對自己文化的認同感。一個人(或者一個民族) 如果失去了自己的文化認同,就會精神失落,缺乏安全感,沒有自信和自尊。從而也會失去想象力和創造力。也正式因為此,文化對於人類至關重要。

    中國琉璃瓦古建築布局講究方位,十分注重方向,這是在建築設計、施工建造時的一個重要問題。中國有句古話:“向陽門第春先到”,由此可知住宅宅院以及主要房屋都 應當面向正南,采取向陽的方向。陽光可以從上午9時到下午4時照射入室,居住在房屋之中舒服溫暖。若建造西向的 房屋,則西曬,房裡受熱難當。若蓋南房時,南房即房屋面北,北京人管這種房屋叫“倒座”,常年不見太陽。要造房子,其方向只有向南,中國的禮制制度對住宅建築影響很大,都是要求以向南的方位為原則。 各種房屋,在選取方向時,都遵循這一條原則,自古以來一直不變。在一所住宅中,主要的房屋如客廳、明間、臥室、餐廳等等基本上都是向南的。例如:大理白族四合院都面向正南。

    許多文化很容易在強勢文化的壓抑和排斥下失去自己的傳統和信仰。比如北美的印第安人在歐洲文化的入侵下全方位的失去了自己的語言,傳統,和信仰。所以,人類活動的一個最為主要的內容就是創造,發展,強化,豐富自己的文化。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