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古城保護的五個階段
日期:2016/12/15 1:21:0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古城的發展定位能否引入“慢城”的理念?改善老城區擁堵的交通,是否可試行慢車系統?在修復古城牆、古建老宅的進程中,古城特有的人文素養和吳地文化內涵如何才能得到傳承……昨天,市政協第十三屆二次會議“古城保護與美麗蘇州”專題座談會上,委員們搶著話筒建言獻策,話題熱點集中在古城保護如何能夠實現形神兼備上。對此,到會聽取意見建議的副市長徐惠民及時回應:“隨著古城規劃調整、重點工程等逐步推進,古城保護的一盤棋正在有序展開。”
擁有2500多年歷史的蘇州歷來重視古城保護,古城的保護和更新一直走在全國的前列。而隨著蘇州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的設立,站在新的起點上,蘇州古城該如何保護?如何充分挖掘歷史文化資源建設“美麗蘇州”?簡單的開場白後,委員們就接連發言。“我來發言”,前一位委員話音剛落,袁牧委員就接過了話,“如果只從‘形’上落實,最後保護下來的也只是‘文化遺跡’,至多也就是一處‘旅游景點’”,他認為,保護古城,更重要的還是古城的魂,這個魂就是生活於這座城市中的人構成的人文氣息和文化面貌。
袁牧委員的發言引來了熱烈討論。馬亞中委員認為,古城保護迫在眉睫的是交通和人口素質問題。“要解決這兩個問題,古城保護在發展定位上能否引入‘慢城’、‘慢生活’的概念?”馬亞中委員說,交通方面,建議試行封閉性的交通體系,而針對不少蘇州人漸漸搬遷出古城區的現狀,他建議多開發建設家庭旅館,吸引背包客入住。具體到保護傳承蘇州文化的細節,張應鵬委員建議新建的橋除了交通功能,要盡可能在前期設計中融匯更多蘇州元素;王池良委員建議要搶救蘇州評話;王艷芬委員建議能否通過有效舉措吸引民間組織參與古城保護。
委員們建言熱情高漲,這讓徐惠民既感動更激動。他“一股腦”把今年我市古城保護的一系列舉措都端了出來:為加大古城保護力度,蘇州下一步將進行城市總規調整;解決古城交通擁堵,慢行系統將在七裡山塘、環古城區域試行;虎丘地區綜合改造、桃花塢片區等重大工程也在積極推進,歷史街區的保護與修復將重新審視研究……“古城保護的任務很重,我們不可能在一夜之間做完所有的事,但有了古城保護的一盤棋思路,‘美麗蘇州’離我們也並不遙遠”,徐惠民說。
市政協副主席金海龍、王躍山、張昕等出席座談會。
蘇州古城保護的五個階段
一、前期研究階段
(上世紀70年代———80年代中期)
開展了以保護古城為目的的前期研究,依據古城歷史沿革,在現狀街巷、河流、道路等基礎上,把古城劃分為54個街坊,並對各街坊的建築面積、綠化面積、人口總數、建築密度、工廠、單位等基本情況進行了大量細致的調查、問卷、統計、計算,為蘇州古城保護首次提供了科學系統的數據資料,首次提出古城合理人口容量25萬人、首次提出需對古城人口進行疏散,為後續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二、試點啟動階段(上世紀80年代後期———90年代前期)
上世紀80年代後期,我市啟動街坊改造前期試點,開展“古宅新居”工程,在1988年至1991年幾年間先後選擇37號街坊中的十梓街50號單個傳統民居進行保護性改造的試點,之後又選擇臨街民居十全街275號、庭院民居干將路144號、臨河民居山塘街480號,這些宅院改造的完成,摸索出一套古城傳統民居改造的經驗和對策,並在1991年開展了古城54個街坊第一輪的控制性詳細規劃。
三、成片更新階段(上世紀90年代前期———中期)
從1992年開始,啟動古城街坊“解危安居”工程(即街坊改造),選取12號街坊桐坊巷小區實施全面改造試點。隨後從1994年開始將這種經驗推廣到10號、16號、37號三個街坊。此後,從1997年開始,開展了11號謝衙前地區、12號獅林寺巷地區、17號王天井巷地區、33號西美巷地區、36號甫橋下塘地區、39號盤門西大街、43號醋庫巷地區等七個街坊第二批改造試點。
四、重點地段保護更新階段
(上世紀90年代後期———2005年)
從1998年開始,同濟大學、東南大學、江蘇省規劃設計院、蘇州科技學院及蘇州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共同對古城54個街坊進行了第二輪控制性詳細規劃的編制工作。進入新千年後,古城內街坊改造模式擺脫了“拆舊建新”固有模式,跨入了小規模、漸進式的保護模式,從2001-2004年,分別對山塘、拙政園、平江、阊門、怡園五個歷史街區開展了保護與整治規劃。
五、優化提升階段(2005年———至今)
圍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堅持建設文化古城、宜居古城基本要求,分別編制桃花塢歷史文化片區綜合整治規劃、老宅子保護利用規劃、天賜莊歷史文化片區保護整治規劃、平江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整治規劃等,並在此基礎上分別實施阊門西街、唐寅祠、准提庵、泰伯廟以及東西中市修復工程; 背街巷弄綜合整治、老新村改造;景德路、臨頓路、東北街等道路改造及沿線街景整治;軌交1號線、干將路改造、人民路公交專用道、公共自行車等交通改善工程;平江路南段保護整治及旅游開發;蘇州博物館、新三館建設等眾多文化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