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長安的避暑建築
日期:2016/12/15 0:58:03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據史料記載,唐代長安的夏天也是赤日炎炎,酷熱非常。那些帝王貴戚,為了消暑避夏,在京城附近修建了許多離宮別館。位於麟游縣附近天台山上的九成宮,就是著名的一座。唐代九成宮所處的地理環境樹木滴翠,清泉潺流,風清月影,環境清幽。《九成宮禮泉銘》中寫道“冠山抗殿,絕壑為池,跨水架楹,分巖闌阙,高閣周建,長廊四起,棟宇膠葛,台榭參差……珠璧交映,金碧輝煌,照灼雲霞,蔽虧日月……”足見這座離宮景色之美麗,建築之奢華。另外,還有環翠微宮、玉華宮等供皇家消夏之用。不僅如此,在大明宮裡還建有含涼殿,這座殿位於宮城北門、蓬萊殿後。據《唐會要》載:“龍朔二年(公元662年)睿宗生於含涼殿。”含涼殿室內和殿宇四周有水力轉動的風扇,四檐裝有引水的管子把水引上屋檐,而那不停轉動的風扇則把水激成水霧吹進殿內,這樣滿室清涼,專供皇帝納涼避暑。據學者考證,這組建築具有西亞建築的特點。音樂史上曾有一段“小忽雷的故事”,主人公是唐文宗時一個多才多藝的宮女鄭中丞,而唐文宗初見鄭中丞之地,就在含涼殿。
在長安,不少皇族貴戚都擁有私家園林別墅,在他們的別墅裡綠樹成陰、亭台水榭、鳥語花香。每逢盛夏,他們就在別墅裡過著消閒安逸的生活,然而這一切還滿足不了他們的奢欲。有些貴戚甚至在私家院裡修建自雨亭,借以避暑。如當時管理長安的最高長官京兆尹王�p就在長安城西街太平坊的宅子裡修建了一座會下雨的亭子,在這座亭子的檐上,水流四注。盛夏居之,就像深秋一樣涼爽。
唐長安的避暑建築,既反映了皇族貴戚生活之奢華,也反映出盛唐建築的多彩多姿,更反映出唐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創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