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南黃田村和呈坎村兩個古村落的整體保護,已被國家文物局列為全國文物維修保護樣板示范工程,旨在通過對這兩個古村落民居的重點維修和古村落整體保護,建立一套科學嚴謹的古民居維修標准,探索全國古村落古民居保護利用模式。
據介紹,國家文物局2013年確定的文物維修保護樣板工程,包括黃田、呈坎兩個古村落以及河北省易縣清西陵等3個。黃田、呈坎古村落整體保護維修示范工程試點的建設內容主要包括:古民居單體的修繕保護,古民居消防、技防、防雷設施建設,古村落環境整治和歷史風貌的恢復等。
國家文物局已委托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北京國文琰文物保護發展公司承擔該項工作。按照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與安徽省文物部門擬定的工作推進計劃,今年2月底前將完成保護規劃和維修保護方案的編制,4月將舉辦相關工程人員培訓班,5月維修工程正式開工,計劃在三至四年內全部竣工。
始建於宋代的泾縣黃田村村內現存清代古建築40余處,河岸和道路全部是石塊砌築,河上還架設石橋十幾座。黃田村古建築群的建築設計和營造被認為是集清代建築藝術、技術之大成,是古代皖南民居建築精品的代表作。
黃山市徽州區的呈坎村始建於東漢,距今已有1800多年歷史。呈坎至今仍完整保存著宋、元、明等朝代具有很高歷史研究價值的亭、台、樓、閣、橋、井、祠、社、民居等古建築群體,現擁有國家級重點保護文物21處,被譽為“國寶之鄉”。(記者王立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