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都大興土木 修繕古建築文廟建築物
日期:2016/12/15 1:30:2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孔廟(本廟)位於山東省曲阜市南門內,是第一座祭祀孔子的琉璃瓦廟宇,初建於公元前478年,以孔子的故居為廟,以皇宮的規格而建,是我國三大古建築群之一,在世界建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另外在福州、北京、衢州、德陽等地都有孔廟。
南充文廟,始建於北宋,明清期間屢毀屢建,曾是川東北地區嘉陵江流域同類建築中氣勢宏偉、建築藝術精湛華美的古建築之一。因年久失修、城市建設需要等原因,南充文廟於2001年被“拆除”,各部件被一一編號存放於倉庫裡,“沉睡”了10年。
孔廟的總體設計是非常成功的。前為神道,兩側栽植桧柏,創造出莊嚴肅穆 的氣氛,培養谒廟者崇敬的情緒;廟的主體貫穿在一條中軸線上,左右對稱,布局嚴謹。前後九進院落,前三進是引導性庭院,只有一些尺度較小的門坊,院內 遍植成行的松柏,濃蔭蔽日,創造出使人清心滌念的環境,而高聳挺拔的蒼桧古柏間辟出一條幽深的通道,既使人感到孔廟歷史的悠久。
南充文廟要復建後,在南門壩居住了一輩子的李治華就一直在期盼著開工的日子,因為在南充文廟裡,留存有他兒時的快樂。“我家就在文廟旁邊,那時經常和小伙伴到文廟裡去玩。”李治華說,那一間間雕梁畫棟的屋子,讓他感覺莊嚴神秘。
慶區文管所所長彭永生忙著查看倉庫裡的“零件”。他告訴記者,當初文廟拆除時,是按照文物落架維修的方式,所有部件都進行了編號,一一存放在政府指定的倉庫內保存。琉璃瓦和一些小型木制物件,存放在北湖巷原鄉鎮企業局供銷公司倉庫;文廟的大型木制物件,則存放在順慶區糧食局廢棄的禮堂。
每年,文廟都要舉行一些大型的祭孔活動,熱鬧得很。”南充市孔迩街小學的退休教師、85歲蘭文光至今還記得,舊時的文廟朱牆碧瓦,飛檐翹角,歇山式結構,廟內寬敞,兩邊有香坊、禅房,大成殿中央是孔夫子的高大塑像,旁殿裡還有神態各異的眾神像。
順慶區文管所所長彭永生忙著查看倉庫裡的“零件”。他告訴記者,當初文廟拆除時,是按照文物落架維修的方式,所有部件都進行了編號,一一存放在政府指定的倉庫內保存。
順慶區政府副區長王潤生介紹,復建的南充文廟在規模、大小、外觀等都和原來拆除的一模一樣,明年5月就可完工“還原”。“其實,10年前拆除的文廟已經不完整了。”彭永生說,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文廟部分建築已被損。
南充文廟復建的同時,順慶府衙也開工仿建,並要修建仿古商業街,均完全參照明清風格建築特點設計。建成後,這裡不僅有氣勢恢弘的沖天石坊、凌空飛檐,還有許多造型優美、精巧細致的磚刻、木雕,並將全面展示 “孔子生平故事”、“漁樵耕讀”、“魁星點斗”、“獨占鳌頭”等場景。
“對那些拆除前就已經出現空洞或腐朽的琉璃瓦材料,可以采取灌注的方式進行修補、加固後繼續使用。” [鏡頭]在效果圖上,復建後的南充文廟位於桑園路與紅光路交匯處,坐北朝南。文廟分牌坊、大門、主殿和尾殿,兩邊同時設計有貫通前後的廂房。文廟瓦牆為灰色調,大門及柱廊為大紅色。整個文廟設計四通八達,為開放式布局。主殿為四角翹檐一層式殿宇,正面有6根大柱,有一大兩小3扇朱紅色殿門。除主殿外,所有建築均未設計翹檐雕梁,帶有濃郁的明清川北的鄉村風味。
並要修建仿古商業街,均完全參照明清風格建築特點設計。建成後,這裡不僅有氣勢恢弘的沖天石坊、凌空飛檐,還有許多造型優美、精巧細致的磚刻、木雕,並將全面展示 “孔子生平故事”、“漁樵耕讀”、“魁星點斗”、“獨占鳌頭”等場景,也將是南充市民旅游、觀光、購物和休閒的新興商業帶。
文廟的復建是這座城市承接傳統、保持數千年源遠流長歷史文化而作出的一種努力。“明年6月我的孫子就要參加高考,那時候文廟應該建成了,我一定要帶著孫子到新文廟裡去拜一拜。”李治華說。在南充文廟復建之前,順慶區政府曾舉行了一次特殊的座談會,受邀與會者,全是南充當地史學界知名人士與西華師范大學文史專家。
南充文廟能得以復建,不僅是南充社會各界多方呼吁的結果,也是當地政府文化意識的一種覺醒。近年來,以東南城區為重點的舊城改造,成為南充城市化進程的重要標志。據南充市拆遷辦相關人士保守估計,近10年來,這一帶舊城拆除面積約數十萬平方米。四川文廟的建築規模、形制、工藝等方面也顯示出四川建築的個性和四川文化的多樣性。
復建文廟是南充的一件幸事,反映出當地對歷史文化的重視。但我們更希望,在各地日益看重文化遺產的同時,讓拆除古建築的腳步再放慢一點,讓城市的文脈自然延續。從歷史記載看,有文廟的地方,必是文風昌盛、人文荟萃之地。四川作為我國歷史上文化高度發達的地區,文廟歷史上可追溯到唐代,宋代則是興建、發展的高峰時期。修建文廟的地點。隨著經濟飛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各地都有越來越多的歷史琉璃瓦遺物遺跡從人們的視線裡悄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