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衡南明清古建群仿古琉璃瓦百年不變色

衡南明清古建群仿古琉璃瓦百年不變色

日期:2016/12/15 1:25:32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在科技越來越興旺,城市越來越現代化的同時,古建築物越來越少了,關於古建築的維護已提上日程。在衡南縣洲市鄉大山橋村河邊組左近,就有一些古建築群,因維護不夠正走向衰敗。

    據當地村民賀定棟引見,他家的房子始建於明朝弘治四年,復修於清朝雍正七年。從族譜中可查到,該房屋的修建時間距今已有500多年,復建時間距今280多年。

    記者在施工現場看到,剛從舊房上拆下來的一根橫梁上寫有“雍正七年”字樣。該木梁上的字跡在正常狀況下並不明晰,但在木梁上噴灑水後,字跡個個清楚。

    由於年代長遠,為了將自家堂屋換個新顏,賀定棟近日決議將堂屋重建。在撤除過程中,賀定棟發現房屋的建築資料不普通,原來砌房用的青磚很重,一塊的重量在 20斤左右。賀定棟說:“為了維護這些青磚,我也參與了拆房,同時把堂屋內的一些木雕花紋都盡量保管下來了。”

    賀定棟家的堂屋前還有4塊古石墩,不知是作何用處的,村民希望相關專家能給予解釋。目前,一塊石墩已遭損毀。

    當地村民還向記者引見,他們這的古建築不止這一個。除了這個堂屋外,就在旁邊不遠處還有一棟古建築來頭也不小,是乾隆九年修建的,距今已有200多年了。

    記者在這棟老房前看到,還未撤除的堂屋比之前已撤除的堂屋大兩倍,但已沒有屋頂了。在堂屋入門處,記者看到門頭氣度特殊,一副“水環如帶,岳遠作屏”的對聯彰顯著當時房主的尊貴。
    據引見,該房的原房主名叫賀臣動,曾任禮部侍郎。堂屋屋頂是在1992年大火中被摧毀的。都是幾百年的古建築仿古琉璃瓦,怎樣會燒的燒,拆的拆呢?據知情者說,他們曾向有關文物部門反映過,但不斷沒有結果。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