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築是先人巧奪天工的智慧結晶,值得認真保護
日期:2016/12/14 21:36:24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古建築是先人巧奪天工的智慧結晶,值得認真保護。始興縣探索古建築認養的方式,對圍樓進行活化利用,既可避免古建築進一步受損,又可避免因費用問題贻誤修繕時機,無疑為經濟欠發達地區保護古建築提供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不過,認養雖具創新意義,卻需要避免變成變相的商業開發。曾幾何時,旅游經濟方興未艾,古建築似乎一下子成了搶手貨,在資本和權力眼裡,可迅速變現成金錢和政績。於是,以保護的名義開發,以開發的名義修葺,卻在修葺中破壞。更有甚者,重開發輕保護,為古建築招來滅頂之災。
要謹防古建築認養成為過度的商業開發。這需要相關方面劃出底線,建立嚴格的認養審核制度,為認養者設置一定的門檻,拴上相應的責任,並對違反規定者進行嚴肅處理。同時,還要在全社會大力宣傳古建築文物保護的相關知識,讓保護古建築人人有責的意識深入人心。從宏觀層面來看,還應建立全國統一規范的古建築保護法,明確保護主體、健全執法機構,進一步強化各級文物保護部門對各類文物古建築的監管維護職責,加大行政執法和督察力度。探索免稅、低息貸款、政府補貼等方式吸引投資,以經濟、行政和法律等多種手段,促進古建築保護和合理使用,真正為古建築撐起行之有效的法律保護傘。